心臟病

|共35篇|

每日服用阿士匹靈,或弊多於利?

全球有數百萬人每日服用阿士匹靈。美國預防醫學特別委員會一直建議以該藥物預防心血管疾病;惟去年兩項臨床研究顯示,對於 60 至 69 歲的人士,這可能弊多於利。然而 2019 年,僅在美國就有約 5 分之 1 的 40 歲以上人士每日服用該藥物。面對不斷變更的專家指引,人們應怎樣權衡?

球迷太緊張興奮,可能會傷身?

今年世界盃摩洛哥 2 比 0 擊敗比利時後,在荷蘭的摩洛哥球迷大肆慶祝,但其後球迷行為開始失控;另一邊廂,布魯塞爾亦有球迷上街,最終演變成騷亂。隊伍在比賽中得勝或慘敗,均足以掀動支持者的情緒,研究更發現,賽事甚至會影響體育迷的身體狀況。

人工代糖:助你有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腸道問題?

人工代糖因低熱量或不含熱量,一度被公認為糖的健康替代品,但愈來愈多研究揭示代糖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有關。最近,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主任  Mathilde Touvier,對 10 萬名成人進行研究,並於「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結果,證實食用大量代糖會令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病或中風機會。

新基因編輯膽固醇,或可根治遺傳病?

紐西蘭一名志願人士,成為首位接受 DNA 編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的心臟病患者。該實驗為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Verve Therapeutics 的臨床試驗,利用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通過修改患者肝細胞中的單個 DNA 字母,來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水平。公司相信,該治療技術最終可幫助數百萬人預防心血管疾病。

方景文:癌症也要讓步!心臟病才是健康頭號殺手

香港著名導演羅啟銳早前因突發心臟病不幸辭世,固然令人惋惜。從醫學角度來看,我們常常提到癌症是人類健康的「殺手」,聞「癌」色變,原來心臟病才是頭號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統計,心血管病是全球頭號的致命元兇,當中冠心病更是最常見的誘因,一年死亡個案高達 890 萬宗。參考衛生署最新的 2020 年統計資料,因心臟病而死亡的登記死亡人數更高達 6,561 人,佔總死亡人數 13%,比例驚人。

行樂不忘養生:注意「假日心臟症候群」

由聖誕到除夕元旦,再到接下來的農曆新年,很多人無法出外旅遊散心,就改為留在香港與親朋戚友狂歡。可是,行樂之餘,大家也應該不忘養生,這樣我們才能以最佳狀態迎接未來一年。英國西敏大學的病理學高級講師 David Gaze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向大家講解一種特別病症「假日心臟症候群」(holiday heart syndrome),好讓大家提防提防。

為何跑馬拉松,會發生猝死事件?

馬拉松賽事結束,參賽者能挑戰成功,著實可喜可賀,然而,時有發生的猝死事件,卻令人惋惜。除香港外,這些不幸亦曾在外國馬拉松賽事中發生。2014 年,「福布斯」的藥物及保健專欄作家 David Kroll 博士便撰文, 提出部分跑手可能患有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HOCM)。

椰子油健康有益?哈佛教授斥「純毒物」

在崇尚健康飲食的資訊爆炸年代,椰子油曾被譽為「超級食物」,不但健康有益,甚至獲得不少星級廚師、塑身名人或營養分析師的推薦,對其功效大表讚揚。不過,繼去年美國心臟協會建議人們少吃椰子油,降低患上心臟病的風險,近日哈佛大學醫學專家亦明言,椰子油非但不是健康救星,更一錘定音,形容椰子油是「純毒物」,是「你們可以選擇的食物之中最糟糕的」。

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走了多遠?

現階段而言,甚至在未來好一段時間,AI 的角色還只在於輔助診斷,未能完全取代人類專家。但「經濟學人」報道分析指出,在某些領域 AI 與醫生的準確度可相差無幾,而 AI 的優勢在於速度。AI 也可根據疾病的風險進行分類,例如區分哪些癌症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優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