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之爭

|共12篇|

陶傑:再說全人類兩大共通的年齡政黨

因為社交媒體和網絡,在全人類之中,就是最大的分化劑和分水嶺。中國大城市裡的躺平一族,與美國下一代 Online 打機的消費族群,其實並無分別:雖然雙方各自屬於不同的民主和獨裁社會,但是心態一樣。美國的千禧世代,主宰了消費主流。中國的千禧世代也一樣。雙方都對 1945 年戰後出生的嬰兒潮 —— 今日已經變成老人,其掌控的權力和建制不滿。

英國政治兩極化、世代出現裂痕,錯在社區規劃?

由香港街頭抗爭、台灣大選、到歐美的氣候罷課運動,各國世代間的政治分野正日益加劇,近年英國鬧脫歐鬧得沸沸揚揚,長者與年輕世代的立場同樣出現巨大鴻溝。有英國專欄作家斷言,世代之間的政治矛盾,是由英國失敗的社區規劃促成,導致長者在退休社區中「與世隔絕」,難與年輕世代坦誠交流,究竟這種解釋是否站得住腳?

成年人何以忌諱為氣候罷課者?

有年輕人為要求國際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在 9 月發起為期一星期的罷課活動,全球超過 760 萬人參與。然而,新生代保護地球的使命感,卻遭不曾盡力限制全球碳排放的成年人非議,甚至群起批評攻擊。英國巴斯大學心理治療師 Caroline Hickman 就撰文解釋,成年人對學生為氣候罷課感到不耐的原因。

應付氣候暖化的敵人 —— 民主中的世代之爭?

作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森林大火影響的可不止巴西、南美的氣候環境,更影響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化一直是不同國家共同關心的議題,然而,何以多年來問題始終難解?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民主會怎麼結束」作者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於雜誌「外交政策」撰文,指就民主國家而言,氣候政治往往囿於年輕與年長選民間的角力。

【公投以後】唯一反墮胎的郡,沒有青年人的城

上星期五,66.4% 的愛爾蘭選民支持廢除憲法第八修正案,正式向這條嚴禁墮胎的法例說不。全球媒體報道這個壓倒性的公投結果,形容是次為歷史性創舉。但在全國最北的多尼戈爾郡(Donegal),難見歡呼振奮的場面。只因唯獨在這選區,大多數選民投下反對票,堅拒墮胎合法化。表面看來,這個「與眾不同」的投票結果,突顯當地的民風保守,卻沒想到,竟也反映了城鄉發展問題。

【短片】大勢講:英國世代之爭,邱吉爾將被遺忘?

去年年尾,關於邱吉爾的電影接連上映,掀起全球話題。大勢講繼香港兒童學習音樂的情況後,今次由電影「黑暗對峙」開始,討論現今英國社會的世代之爭。這部電影如何引起世人對歷史和政治人物的反思?英國校園中的學子,又如何看待國家的過去?

年輕等於弱勢! 為何日本社會冷待年輕人?

日本表面美麗,底裡卻是沉重的哀愁。日本現時除了面對人口老化、逆倫慘劇、隨機殺人等社會問題之外,更要處理「向下流動社會」的來臨。日本家庭社會學家山田昌弘在其著作「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指出,在日本,「年輕」已成弱勢的代名詞;種種政治經濟結構問題,使日本變成一個「對年輕世代冷淡嚴酷的社會」,若再不從意識及制度上改變,嚴重惡果將隨之而來。

唐明:當革命像是發了一場高燒

「革命」無所不包:性自由、婦權、服裝、歌舞、毒品,年輕人活得十分亢奮。在大學校園裡,左派、顛覆者、激進份子,都變成了榮耀和美稱。學生通常來自中產階級自由派的家庭,父母經歷過麥卡錫時代,導致反叛情緒的憤起反抗政府和權威,產生了「新左派」,他們最崇拜的三巨頭是 3M:馬克思、毛澤東和馬爾庫塞。新左派相信陰謀論,認為政府官員就是一群老千,既有的體制是由一群權力精英在幕後操控的一個局。

「世代差距」存在嗎?

「世代之爭」是近年熱議的議題之一,指世代間的差距推使不同年齡層的人價值衝突、互相指責。傳媒常標籤的八、九十後,就是坊間對世代的負面批評。穿上學術的道抱,「嬰兒潮世代」、「X 世代」、「Y 世代」等字詞同樣分析世代特質,但看上來正經點,少了諷刺。有論調指,「世代」的實際語意難以捉摸;又有指,世代分析有助我們了解世代變化。那麼,「世代差距」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