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可以困擾任何人,但女性受偏頭痛所苦的比例遠高於男性。據偏頭痛研究基金會數據,女性偏頭痛盛行率比男性高,比例約為 3:1。青春期之前,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出現偏頭痛症狀,但之後會逆轉,而女性在更年期之前會更容易有偏頭痛。不少專家因此認為,女性荷爾蒙是影響偏頭痛的因素。
兩性
|共71篇|
林喜兒:經典的「甜心俏佳人」—— 前政治正確的年代
律師題材是美劇的拿手好戲,不過要數經典的話,時間要推前一點,是早前在 Disney+ 上架的「甜心俏佳人」(Ally McBeal)。以法律做骨幹,其實是以愛與性為主、關於性別與職場的喜劇,法律終究是社會規範。重溫此劇,當中的性別議題如今看來真的是另一番滋味。
唐明:莎劇人物 04 —— 喪失獨立意志的悍婦毫無是處
比特魯喬和嘉芙蓮娜初見面的一幕,針鋒相對,可以說是後世浪漫愛情劇的 prototype:一個油腔滑調,一個潑辣尖銳,一個厚顔無恥,一個不假辭色,真可以說是棋逢對手。比特魯喬滿嘴爛俗的甜言蜜語,嘉芙蓮娜絲毫不為所動,雖然涉世未深,卻完全知道比特魯喬的把戲,他們的對話充滿諷刺和玩笑:當比特魯喬說自己為娶她寧願作「老實的公雞」,嘉芙蓮娜卻反擊他:「我不要你這個公雞;你叫得太像鵪鶉了。」
#MeToo 運動,改變了法例和職場甚麼?
台灣近日捲起 #MeToo 風暴,從政黨、演藝圈到傳媒界,紛紛有受害者揭露自己曾遭受不當待遇。始於 2017 年的 #MeToo 運動從美國蔓延到全球,打開了對性騷擾事件的反思與討論,5 年過後,職場方面有甚麼改變?對剛進入社會工作的 Z 世代來說,他們面對的職場文化是否更平等?
【回報至上】印度男性經濟能力提升,如何刺激嫁妝需求?
在南亞地區,結婚時由男女雙方家長向彼此贈送嫁妝的傳統,已有數百年歷史。雖然印度自 1961 年起立法禁止這種做法,但仍無阻習俗流傳至今;最新研究發現,近數十年隨著印度男性的教育和就業機會提升,嫁妝的價值和普及率也有所增加。
中國呼籲女青年:對高價禮金說不
「紐約時報」報道,中國聘禮金額近年大幅飆升,在一些省份平均約 14 萬人民幣,不少人難以負擔而無法成婚。面對人口及結婚率皆降的威脅,官方就想到打擊高昂聘禮,以鼓勵適婚者成家。
【單身友善】南韓企業的不婚福利
南韓出生率持續下降,去年出生人口只有 24.9 萬,女性人均生育數為 0.78。在嚴重少子化以外,加上勞動力迅速老齡化之下,該國青壯年卻無意趕快結婚生子,以解決國家危機。反之,「不婚」(불혼)風氣更是日漸興盛,南韓企業甚至開始為保持單身的員工提供與已婚員工同樣的福利。
亞洲女性打破職業界限、爭取平等與財富增長
波士頓諮詢集團(BCG)今年的數據顯示,亞洲(除日本外)女性的財富每年增加 2 萬億美元,到 2026 年將達至 27 萬億美元,整體增長為全球之冠,更為史上首次,亞洲女性的財富總和超越北美以外任何地區。除了受社會結構及政策轉變、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等帶動,還因為有更多亞洲女性投身以往由男性主導的行業。
男人不做家務,原來是直觀問題?
家務始終要有人做,誰來做又是另一回事。即使在講求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女性每日做家務的時間仍比男性多。問到為何男性少做家務,最常見的解釋可能是懶、習慣依賴。不過哲學家 Tom McClelland、Paulina Sliwa 在「哲學與現象學研究」雜誌上,就以「直觀功能」(affordance)理論解釋,原來男女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家中事物,會導致動手做家務的動力有異。
沒有人權,就沒有健康:阿拉伯女性的癡肥問題
肥不是罪,但也不健康。而在 2019 年,肥胖致死率最高的 11 個國家之中,8 個也是阿拉伯國家,成為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高風險地區。惟婦女受威脅的程度,明顯高於男性。現時在中東,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 30 或以上、屬於癡肥的女性,較男的多出 10%。即使她們想要減磅,卻難為社會所容。
為何這麼多男孩喜歡冒險?
早年研究指出,人的大腦直至 25 歲才完全發育,青春期的青少年正處於情緒高漲、敢於冒險的時候。不過,部分男性青少年,似乎比女性更熱衷於從高處一躍而下、跳橋、游往危險水域等冒險行為。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男性比女性更投入且停不了冒險的原因複雜,包括大腦運作方式與男女演化差異的結合。
體感溫度,男女各有差別
踏入初夏,冷氣溫度常會令辦公室同事間出現爭論,或是令家中夫婦因此失和,因同一溫度,有些人覺得像置身「雪房」,但有些人仍覺不夠涼快。這種體感差距在兩性之間尤其明顯,過往已有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較高的室內溫度。澳洲邦德大學(Bond University)科學及醫系副教授 Christian Moro 及泌尿道生理學及藥理學博士生 Charlotte Phelps 近日在學術網媒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解釋男女體感相異的原因。
家暴的死角:沉默的男性受害者
日本警察廳公布,去年全國遭受配偶或伴侶暴力對待而求助的個案,達到歷年最多的 83,042 宗,其中有 20,895 萬宗來自男性,佔全體受害者的 25.2%,比例破紀錄之高。但這數字僅反映一小部分,因為還有更多仍在啞忍的丈夫,以及尋求支援卻被拒門外的男士。對於兩性的刻板印象,構成了家暴問題的死角。
唐明:中國光棍一生最能體現人格的一個決定
拐賣婦女得以廣泛存續,默許的其實不止政府 —— 今日中國政府已經急得開放「三孩」了,而「八孩父親」超額完成任務,說不定他購買人口、非法禁錮、強姦虐待的罪行都可獲網開一面。
沙特女性工作的權利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中心,Reham Al-Ahmed 從一輛共享的士下車,走進購物中心,她每星期有 4 天會在那裡銷售化妝品。高中畢業的 Al-Ahmed 是家中首位有工作的女性。雖然父母不希望她「拋頭露面」,但首都的生活成本變得難以負擔,而且家中還有 5 個年幼的兄弟姐妹,最終只能妥協。隨著當地徵收新稅項及政府削減補貼,愈來愈多家庭要依賴女性外出工作幫補家計。當地女性可藉此在受保守傳統束縛的國家中,爭取一個新位置。
穆罕默德是社會平權改革家?(下)
有宗教研究學者主張,穆罕默德是推動平權的改革家,曾賦予阿拉伯女性空前權利。此觀點之所以受爭議,莫過於穆罕默德允許一夫多妻,他先後有 11 位妻子,而最叫人難以接受,相信是其妻阿伊夏(Aisha)出嫁時只得 9 歲,某些極端穆斯林就是以此為侵犯人權罪行辯護。偏偏阿伊夏長大後擔當政治軍事領袖,又是伊斯蘭宗教權威,在同代女性中無出其右,為穆斯林女性主義者眼中的先行者,以致阿伊夏集所有爭議於一身。
陶傑:一盤「偽女性主義」的大棋
自由派進步分子固然一眼就看出近年影視作品炒作重複的女性主義主題。但巧妙處卻是「后翼棄兵」卻是保守主義(Conservatism)的一局大棋,女性主義主題,本身是一隻棋子,被用來質疑挑戰今日的女性主義,此一吊詭(Paradox),為高明的局中之局。
印度主婦,勞動有價?
來到 2021 年,「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似乎仍根深柢固。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全球女性花在家務等無薪工作的時間,每天平均多達 265 分鐘,較男性的 80 分鐘高出 3 倍。不過,印度一個新成立的政黨承諾,若在選舉勝出,將會給主婦「出糧」。家務勞動同樣有價的一天,終於有望來臨?
陶傑:不能說笑的中國式楝篤笑
近年原本小眾冷門的「脫口秀」表演,本來以為避開所有政治雷區,講文化、講消費、講男女關係、夫妻婚姻等等,應該「不會有事」。
「一孩政策」後遺,由「一妻多夫」補救?
中國的一孩政策始於 1979 年,於 2015 年正式結束。多年過去,政策造成年輕勞動力不足、性別比例失衡等人口結構問題。長此下去,中國又要面對另一場人口危機,進而窒礙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就兩性比例失衡,澳洲經濟學家黃有光教授,近日就提出極具爭議的解決方法 —— 一妻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