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共42篇|

跟「老友記」說再見:Perry 演活的 Chandler

美國長壽處境劇 Friends 男星 Matthew Perry 上週被發現在洛杉磯的住所溺斃,終年 54 歲,他曾在回憶錄自爆自己與酗酒和毒癮鬥爭,但真正死因有待釐清。Friends 自 1994 年開播以來深受歡迎,即使 2004 年播出最後一季,世界各地觀眾對此劇熱潮從未減退,甚至成功吸引 Z 世代,讓觀眾層跨越時代。Perry 飾演的 Chandler Bing 如何成為經典喜劇角色,其獨有的語氣為何深入民心?

【新詞】借錢的社會學:借與不借的兩難

相信不少讀者也遇過親友來借錢,如果自己有餘力,手上資源又真能幫對方渡過難關,固然無傷大雅。不過,有時大家會陷入兩難局面,借的話擔心長貧難顧,又怕令對方不能自拔,不借的話又擔心傷及友誼,令人覺得自己冷漠無情,惹人非議。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 Frederick Wherry 為首的團隊就在學術期刊 Social Force 發表論文,大談借錢的社會學。

與英國人酒聚:說不清的尷尬和隔閡

倫敦是一個極度國際化的城市,大學的環境更甚。我的生活圈子幾乎沒有英國人,2 位論文導師是澳洲人和西班牙長大的蘇格蘭人,做研究助理的老闆是愛爾蘭人,然後比較熟絡的宿友和同學是香港人、意大利人、芬蘭人、日本人、巴基斯坦人。我感覺這 6 年,甚至更長時間,我都可以用「香港人」的身份在英國定居,而同時有豐富的社交生活。而我也不肯定 20 年後,身邊的人又會否視我為英國人。

女王的知己 —— 女侍

長壽是一種祝福,但長壽也有長壽的苦惱 —— 親人密友先自己而去,要說告別的總是較長壽的人。英國菲臘親王去年離世,令人關心當時已屆 94 的英女王失去「力量和支持」。打擊並未結束,剛過去的 12 月 29 日,擔任宮廷女侍臣 34 年的 Lady Farnham 去世,英國媒體形容女王失去一位親密助手。實際上,服務多年的侍臣們與女王的關係,不能簡單以主僕看待。

合購房屋潮:友情終極考驗?

從香港、南韓到英國,年青人想要置業,難過登天。乾脆放棄的不少,仰賴父母的也多,其他就靠省吃儉用存錢,或炒股炒幣中頭獎。近年在美國,則逐漸流行「合購」(co-buying)。但與自己共負房貸的人,卻非親屬或配偶,而是知己好友。「講錢失感情」這個魔咒,能否就此打破?

【Soul Monday】大半生的分離,一輩子的好友

二戰爆發前夕,9 歲的 Betty Grebenschikoff 與同齡摰友各隨家人逃亡,在柏林哭著相擁道別,從此失去聯絡。她們均以為對方死於猶太人大屠殺,並在往後的 82 年懷念著這位好姊妹。但原來二人皆成為大屠殺倖存者,還健康長壽。在連串偶然下,她們於上月初重逢,再次擁抱彼此、結伴同遊。

日本大叔的孤獨

成家立室就一世有伴?生兒育女便共享天倫?溝通專家岡本純子近年深入研究日本「大叔」、亦即是中高年男性的孤獨問題。她發現這類人即使有妻有兒,卻仍是「世上最寂寞」的一群,部分原因與文化及社會的影響不無關係。早前岡本接受富士電視台訪問,剖析現象來由及提出解決方法。

為何總覺朋友對你生氣?

疫症大流行下,朋友之間減少了見面,多了用通訊軟件交流;但用文字溝通,既看不到表情也不知道語氣,朋友回應稍為冷淡,自己就可能因此胡思亂想,甚至認定對方就是生自己的氣,令友誼備受挑戰。三藩市灣區人際關係教練及作家 Kat Vellos 說:「有些人如果沒有得到對方主動聯絡,就會想,他們生我的氣嗎?是否出了甚麼問題?」

【Soul Monday】疫下紐約,以明信片維繫友誼

一次又一次的居家抗疫,令即使身處同一座城市的好友,也彷彿相隔千里難相會。特別是像 Karin Kawamoto 這種獨居於紐約的高危人士,由 3 月下旬開始自我隔離以後,就只剩下四面牆為伴。不過,知己 Emily Learnard 的一個貼心舉動,讓二人在這段無法見面的日子,依然互相關懷和鼓勵 —— 她每週一次甚至多次,都會給 Karin 寄張明信片。

如何好好扶朋友一把?

人生不如意事,豈止十常八九。生離死別、國破家亡、成敗得失,還有性侵、家暴和欺凌…… 哪種都可叫人絕望,甚至最終要人性命。作為親朋好友,自然希望在這艱難時刻,好好拉對方一把,走出生命的陰霾。但當人在面前,卻不知說甚麼才好。臨床心理學家 Kathryn Gordon 透過與患者們的多年合作以及心理健康研究,總結出一些有助緩解他人痛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