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

|共12篇|

醉駕的另類功用:車直送烏克蘭當後勤

自去年 2 月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得到各國軍事援助,包括美國承諾的愛國者導彈系統、英國的軍事訓練、德國計劃提供豹 2 坦克(Leopard 2)等,最近更收到來自拉脫維亞的醉駕充公車,用於當地軍事後勤工作,讓違法司機被沒收的車輛可重用於正途上。

塔吉克重塑首都,告別前蘇聯與探索前路的掙扎

中亞國家塔吉克 1991 從蘇聯獨立。今天的首都杜尚別(Dushanbe),自 1929 年起,到 1961 年蘇聯去史太林化前,被稱為史太林納巴德(Stalinabad)。這個曾以蘇聯領袖命名的城市,既有大量蘇聯風格建築,人口結構亦反映蘇聯多民族特點。近年,當地興起建築熱潮,有人憂慮清拆大量蘇聯建築,意味著抹煞記憶;亦有人思考該如何從建築反映城市的文化新貌。

從文明中心到全球最大死城,認識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戰爭

最近多處地緣政局劍拔弩張,南高加索也再起戰幔,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日前就主權爭議開戰。這兩個前蘇聯國家的領土一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0 多年前已經爆發戰爭,上演多場令人髮指的殺戮,遺下一座全球最大死城、一道可見的戰爭疤痕,並為今日戰事留下伏筆。

「白紅白」旗 —— 白羅斯示威者的國旗

白羅斯總統選舉引發的示威仍然持續。示威行列中,不時會發現有白紅白橫條旗飄揚,上面間或有一面盾徽。這面白紅白旗,屬於 1918 至 19 年短暫存在的白羅斯人民共和國(Belarusian People’s Republic),多年來一直與紅綠旗爭奪國家象徵地位。在反對人士心中,更是代表自由的旗幟。

格魯吉亞前總統:我有解散警隊的經驗

在抗議警暴的行動中,示威者經常大喊「解散警隊」,但究竟這樣的主張是否可行?格魯吉亞前總統薩卡什維利近日撰文分享經驗,他在 17 年前玫瑰革命後當選總統,有見警隊販毒、受賄、勾結黑幫,運作無異於犯罪集團,驅使他毅然解散警隊,推翻腐朽的前蘇聯警政制度,以現代化專業訓練重建警察部門,禁止司法制度偏袒公務員,結果成功重建了人民對警隊的信任。

「前蘇聯國家」是不合時宜的政治標籤?

烏克蘭新聞工作者 Maxim Eristavi 評論指,蘇聯解體已將近 30 年,國際傳媒依然常用「前蘇聯國家」的刻板標籤是不合時宜;有國際關係學者和議指,這些國家面貌多樣,獨立後發展軌跡迥異,作為世界公民,有必要以多元角度重新認識地球的這些角落。

俄國陰影下,亞美尼亞如何成就和平革命?

總統連任兩屆,到達任期上限,於是換個位置以總理身份繼續掌權,這正是普京在俄羅斯屹立未倒的權術。前蘇聯國家亞美尼亞的總統,原本打算按照同樣劇本如法炮製,但國民未有就範,民主抗爭漫延全國,半年前成功將總統拉下馬,被譽為「亞美尼亞天鵝絨革命」。當俄羅斯仍然駐軍當地,革命是如何在普京眼底下取得成功?事隔半年了,亞美尼亞又改變了多少?

「洗腦教育」下的愛國蘇聯少先隊

2012 年的今天, 面對 10 萬人包圍政府總部,只為要求政府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於其後宣佈取消國教科 3 年開展期。當年學民思潮成立,召集人黃之鋒還未滿 16 歲。現在學民思潮已經解散,20 歲的黃之鋒身陷囹圄,惟被稱為「洗腦」教育的國民教育科,被指已滲入在不同的學科和教材裡。有年輕人不甘被「洗腦」,卻也有年輕人被迫接受。二戰時期,蘇俄兒童、少年們因著「愛國愛黨」之名,學習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然後成為保家衛國的先驅,走上戰場。

槍林彈雨成為日常的村莊

「她聽到連串槍聲,就立即低下頭,直奔回家。」面對子彈卻處變不驚的,竟是名 5 歲的幼稚園生,「她知道不能停下來。」女孩的祖母如此說。因為在這條位處亞美尼亞邊境的村莊 Movses,來自鄰國阿塞拜疆的突襲,就是生活的一部份,而懂得逃生保命,比甚麼都重要。

活在幸福的輻射天堂

俄羅斯城市 Ozersk ,是蘇聯二戰後核武計劃發祥地。過去幾十年, 10 萬名居民不存在於任何地圖,若翻看蘇聯人口統計,也找不到他們的身分。如今,該處淪為世上最污染之地,被形容為「地球的墓園」,但當地人仍覺活在「欄中的天堂」。為何沒有自由,又滿布輻射,他們卻還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