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對此菜式已不存期望,直至最近試了兩款炸子雞,一次在港灣壹號,另一次在萬豪金殿,兩者都高質素。細問之下,方知如今的師傅還在落力研究炸子雞,從細節著手,改善炸雞的做法。
食物
|共361篇|
空氣、水、電提煉蛋白質:芬蘭初創的「環境革命」
當傳統農業需要大量土地,導致棲息地喪失和森林砍伐,可能對環境造成破壞,芬蘭初創公司 Solar Foods 就注重食物來源和製造過程。這家公司研發出一種新的生產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即從水、空氣、電力提煉出一種名為 Solein 的蛋白質食物,且製作過程不涉及任何農業活動和碳排放,貫徹可持續的食物生產理念。
西班牙的「液態黃金」
隨著對健康及天然食品的需求增加,2022 年全球橄欖油市場規模達到 105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149 億美元。目前世上其中一個最大的橄欖油生產國是西班牙,據歐洲新聞台報道,當地南部安達盧西亞自治區盛產橄欖樹,可產出食用橄欖以及「液態黃金」—— 頂級橄欖油。
5 種可抵抗氣候危機、養活全球的農作物
世界各地農民正重新開發以下 5 種古老作物及新的雜交品種,希望在全球暖化危機下仍能提供足夠糧食。
呂嘉俊:消滅街頭小吃的幫兇
幾年前,我編過一本關於香港街頭小食的書籍,走訪了多區,方發覺賣港式小吃的店少之又少,就算苟延殘喘,味道也大不如前,於是我認真思考,到底是甚麼力量殺死港式小食?
你會讓寵物改吃實驗室培植肉嗎?
新興的實驗室培養肉以更安全、更環保的姿態,有可能改變寵物食品的未來。寵物主人本著環保的理念,更容易接受培養肉產品,成為另一個選擇。
當朱古力也可以沒有可可
朱古力生產涉及森林砍伐和童工等問題,令製造商以至消費者陷入道德困境。一間英國初創公司就找到消除罪疚感的方法 —— 製作無異於真朱古力的「假朱古力」。
倫敦物價貴?通脹下的超市心得
不少慳錢方法都需要時間去實踐。如果你的時間比金錢貴的話,我也同意你應該花時間在別的事上。的確,我這種全職家庭主婦才有時間到處格價,相信上班一族都選擇慳的是時間。這次分享一些關於本地超市慳錢的小發現。
太挑食?試試碗碟換隻色
食物本身色香味俱全,當然會令人食指大動,但根據一項英國研究,碗碟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食物吸引力及味道感覺的強烈程度。研究作者更由此看到有助解決「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的方法,此類患者不願意嘗試新食物,碗碟的色彩或會令他們更願意作出嘗試。
Moyashi:蟲蟲兩餸飯
近日,德島縣的高中的午飯膳食裡,出現了混入蟋蟀的可樂餅。這不是食品安全事故,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計劃是由當地的高中生提出,德島大學的新創企業幫助執行,生產出可食用的蟋蟀粉末。
呂嘉俊:不要為了世界盃,餐餐吃兩餸飯
世界盃是人生大事,畢竟 4 年一屆,一生人看不到幾多次。美斯和 C 朗更接近告別賽,大有可能是最後一屆參戰。球賽是重點,吃喝變得次要。在放工時間,各處食肆已見外賣人龍,大家都急急腳回家迎接世界盃,其實吃甚麼根本不重要,方便屬首選,意粉薄餅最常見,炒粉麵飯一定少不了,而今屆還多了庶民新寵兒 —— 兩餸飯。
78 萬年前懂燒魚,是人類演化關鍵?
一些靈長類學專家支持煮食促進早期人類大腦發育的「烹飪假說」(cooking hypothesis);近期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期刊的研究,更把人類烹飪史的起點,從尼安德特人的約 17 萬年前,推前至直立人時代的約 78 萬年。
【Tech Wed】Voyage Foods:沒可可豆的朱古力,沒咖啡豆的咖啡
烏克蘭本是全球最重要糧食生產國之一,主要種植並出口小麥、粟米和葵花籽油,戰爭導致烏國糧食出口遭封鎖,食物價格飆升,國際糧食危機愈趨緊張。戰爭因素以外,氣候變遷也影響作物生產,許多人的「精神食糧」,例如朱古力和咖啡亦正逐漸減產,甚至有一天可能會從世界上消失。
呂嘉俊:是時候為分子料理翻帳
提起分子料理,大家心裡會覺得尷尬,這課題還需要討論嗎?經過時間考驗,分子料理在飲食界,早成為過氣代名詞。今天沒太多餐廳會標榜自己製作分子料理,識趣的,甚至跟它畫清界線,分子料理好像成為污名,距離我愈遠愈好,但全權否定它之前,不如了解一下,這套料理系統,到底有沒有影響我們的餐飲世界。
【童年回憶】媽咪麵:大馬文化與日本技術的結晶
馬來西亞傳媒證實,「媽咪麵」(Mamee)之父、拿督馮振軒(Pang Chin Hin)於 11 月 5 日與世長辭,享年 96 歲。陪伴無數香港人成長的「媽咪麵」,原來有著馬來西亞與日本的「混血身世」—— 1971 年發跡於馬六甲,學習日本即食麵技術,再參考大馬工人的飲食習慣所開發、不用沖泡的即食麵零食。
呂嘉俊:欣賞豆腐的兩種方法
就算在豆腐添上麻辣,加了蟹粉,或是炸豆腐配濃重香料,只要你細心去吃,一樣嘗到豆腐原味,甚麼味道都蓋不過它。豆腐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就像一頁留白,它淡而虛無,但靜下來細嘗,它的白,卻可以是一個宇宙,或者能包含世事萬物。
植物肉興起、法例嚴格,令工廠式飼養正在減少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資料,野生物種數量自 1970 年代至今平均減少了 69%,主要涉及龐大的糧食需求。諷刺的是,養殖動物如雞、豬、牛和魚的數目卻隨之上升,但在工廠化的農業系統,其生存條件甚至比野生動物更糟。以下數據反映了人類繁榮與動物福利之間扭曲的共生關係,及箇中演變。
你的臭味,我的滋味:何以某些食物極具爭議?
天下之大,美食奇多,偏偏有些東西一端上枱卻叫人吵足半天,爭辯那是佳肴還是垃圾。芫荽、榴槤、臭豆腐甚至乎薄荷味雪糕,此類評價兩極的食物,能令情侶好友瞬間「決裂」,也可使陌生人同聲同氣。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就邀請專家,剖析我們這些愛恨分明的感覺,到底從何而來。
鴻若遠:牛油果催熟襪 —— 一百種生活方式的慢活觀察
大概全世界的思考模式有很多種,100 個城市有 100 種生活方式,香港只不過是其中一種,如果你移到外地,別嘗試帶著優越感去,別老是以自己過去沿用的生活模式來跟所在地作比較。
你的剩食,他們的菜餚 —— 貧民窟食物 pagpag
常言道飢不擇食,但對生活不成問題的都市人來說,再餓也不會翻垃圾桶找剩食。不過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帶的貧民窟,從垃圾堆中找來食物殘渣重新烹調成 pagpag,是收入微薄者的醫肚之道。食用 pagpag 充滿健康風險,但多年來已成為一門生意、一種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