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

|共361篇|

無需防腐,天然塗層大幅延長食物保鮮期

在一些富裕的國度,食物積存多到過期腐爛需要棄置,與此同時,在地球的另一邊,卻仍然有人三餐不繼終日挨餓。如果食物腐爛速度沒那麼快,又或者防腐的成本沒那麼高昂,對於世界貧富兩端的人口,情況或有所改善。談到食物防腐,首先必然想到是以大量化學添加劑來保存新鮮農產品,不過,Apeel 則開發出一種新的特殊塗層技術,藉著從蔬果中抽取天然成分,減慢食物的腐爛速度。

肚餓?將來你可以食棉花籽了

早年興起吞食棉花的飲食潮流,因為棉花不能提供任何營養,但能在胃部膨脹造成飽腹感,藉此抑制食慾。長期食棉花,對健康構成的風險甚高,絕非恰當的「食物」。不過,據彭博社報道,在不久將來,經過基因改造的棉花籽,或將以食品身份推出市場。

【人如其食】你的飲食如何,你的未來也將如何

食物取之於大地,但在未來,大地還能否支撐世界的食品系統?食品系統已知是氣候變化、淡水資源枯竭、水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影響因素。在聯合國提出 1.5°C 警世報告後,日前「自然」期刊上發表的一份的報告指出,如不大規模改革食品系統,包括改變飲食習慣,環境將超出界限,即地球很危險。

吃三文魚時,我們也吞下了寄生蟲、抗生素?

老饕食魚,尤愛野生魚鮮。不少香港人愛食三文魚,可是現時市面上的三文魚大多是養殖的,野生難求。除了時有聽說三文魚多寄生蟲,還有傳養殖三文魚會使用大量抗生素,矢言三文魚少食為妙。到㡳養殖三文魚真的能健康食用嗎?還是它含有更多的污染物和抗生素,有損健康?

再見築地:法廚不捨人情味

吵了這麼多年,築地市場還是逃不過結束的命運,將於本週六正式關閉。旅客感慨過後,改到豐州又將繼續覓食。但對於米芝蓮星級大廚 Lionel Beccat 來說,這個全球最大的魚市場,有的卻不只是魚。「築地的故事,就是人情的故事。」這位異鄉人甚至說:「這裡是人生中教會我最多東西的地方,一直改變我的職業生涯。」

實驗室「釀」的葡萄酒,還算是酒嗎?

經過早年電影洗腦,即使不是紅酒迷,亦知道 82 年 Lafite 乃極品紅酒。釀酒講究年份氣候,經典年份一過,就無法再複製。三藩市的初創企業 Endless West,正以科學角度,從分子入手「釀製」美酒。不過,以相宜價錢出售美酒,雖是愛酒人士的福音,卻會衝擊傳統酒業。

從九巴到士多啤梨:何解有人藏針刺人?

早前九巴發生逾 10 宗座位插針案,造成數名乘客受傷,事件導致人心惶惶。近日澳洲多省亦接獲報告,指士多啤梨等水果內藏了縫紉針,有顧客誤吞下針需要送院。6 個士多啤梨品牌宣佈回收產品,大型超市亦告停售,農民更被迫銷毀大量收成。這些當地傳媒形容為「食物恐怖份子」的人,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己之事,到底有何目的?

Gloria Chung:打風在家吃甚麼?餐蛋麵的迷思

平日的廚房剋星、手殘港男港女,每人都能夠擁有餐蛋麵的成功感,過程治癒,結果威水,直達茶餐廳級。這種困在家的小樂趣,真的要非常幸福、幸運才能享受到,說出來,我覺得慚愧,天曉得有多少人在颱風天,還是要緊守崗位,或者瑟縮在雨篷下,祈求風雨快停,否極泰來,早日回家,也是為了吃一碗餐蛋麵。

一杯古巴雪糕,一條貧窮和富裕之間的鴻溝

作為現今少數的共產政權國家,古巴一直隱藏著它的傾斜狀態,尤其撼動社會主義體制的貧富階級差距,素來不被政府談及。不過,在當地買一杯雪糕,已能窺見社會主義是如何在破滅之後暗渡陳倉到資本主義。在很多人眼中只是炎夏消暑的冰涼食品,但在古巴,它是一條貧窮和富裕之間的鴻溝。

小灰:飲飲食食最開心(英軍篇)

我自問飲食不算挑剔,不會刻意偏好某幾個編號,好壞亦都有試過,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主餐為吞拿魚螺絲粉的餐單。在該次分發口糧之前,已經時有聽聞不要拎有魚的餐單。當日我收到吞拿魚意粉,還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當晚,由於吞拿魚是油浸,非常滑腸,令人極之感到便意。但當晚一直有訓練活動直到深宵凌晨,在田野之間只能收緊肌肉,忍人所不能忍。

乳酪的陷阱:平均低估 7 粒糖

在注重飲食營養的今日,乳酪成為普羅大眾所推崇的健康食品,從電視廣告到產品包裝上的說明,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乳酪的多種益處。但在羅列不盡的「健康光環」背後,超市貨架上的激烈競爭,令大部分乳酪產品為了催谷銷量一再增加甜度。消費者持續進食,感覺良好,其實每日都在攝取過多糖分,墮入了食品公司的糖分陷阱。

全球暖化,食物有責?美國 8 種最具破壞力的食材

世界正為全球暖化所苦,美國人想要解決問題,卻發現溫室氣體來源極為「多元化」,基本小至吃一頓飯,也會造成不少碳排放。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根據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部門的污染數據,公佈了一份關於美國食品和氣候變暖污染關係的報告,選出具氣候破壞性的常見食品。

同一塊麵包,在英國為何有眾多說法?

一塊點心大小的圓麵包(bread roll),加一杯咖啡或茶,是眾所周知、無處不在的早餐配搭,唯獨在英國,如何點這一份早餐則大有學問。根據曼徹斯特大學一項研究,英國各地對麵包的通用說法至少有 7 種,如果把一些更具地域性的特殊叫法都計算在內,更能細數 20 種以上。到底哪一個叫法更為常見及容易理解,往往取決於你身在英國哪一個城市。劍橋大學現代及中世紀語言學院的 Tam Blaxter 認為,在這背後,關乎了各地英國人的身份認同。

薄餅翻身記:從窮人恩物到國民美食

今日港人與三五知己派對歡聚,不時會訂購薄餅套餐,不但方便快捷,亦能適合多數人的口味。然而,那些薄餅大多偏離「正宗」,款式包羅萬有,叫薄餅「始祖」意大利人輕則大開眼界,重則憤怒無比。可是,憤怒總無阻薄餅從「正宗」發展至今日的變化萬千。究竟薄餅這款食物從何而來?又怎樣發展成現時的模樣?華威大學歷史學家 Alexander Lee 追溯薄餅的源流,指出今日受國際大眾喜愛的薄餅,背後一有段關乎經濟、移民與科技發展的有趣歷史。

母乳加固體食物,嬰兒、父母睡得更好?

如何照顧初生嬰兒,是初為人父母者的難題,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煩惱。而自新生命誕生起,寶寶的的睡眠質素如何,父母的睡眠質素也必如何,不少父母均有在夜半時刻被嬰兒哭鬧吵醒的可怕經歷。不過,最新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一項哺育初生嬰兒的研究發現,3 個月大的嬰兒,以混合母乳及固體食物哺育,能提升其睡眠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