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共39篇|

金錢障礙症:日常生活中欠債不還的人

你身邊有沒有朋友,明明總是賖借度日,生活卻毫不節制;被催促還錢時,又以各種理由推搪?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借錢也可以是心癮的一種,日本有專家稱之為「借金癖」、「借金依存症」,在英語學術世界,人們通常把這些症狀歸納為「金錢障礙症」(money disorder)。

不生育的「丁克族」為何受到吹捧?

調查顯示在後疫情時代,歐美興起的丁克族(DINK)—— 即奉行不生育主義、婚後享受二人世界的夫妻,在經濟環境中有明顯優勢。在美國,丁克家庭擁有最高的平均儲蓄和凈資產中位數,TikTok 平台亦出現許多分享「無子女」生活方式的影片,可能帶動潮流。

高齡窮國:泰人的困頓老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泰國現為社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已有逾 1,200 萬國民超過 60 歲,佔全國人口約 18%。然而,收入低微、積蓄有限及「生果金」不足,意味著將有很多長者陷入極度貧困。與此同時,納稅人數目正日漸減少,醫療開支卻預料會增加兩倍,為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

消費焦慮、過度揮霍 —— 被忽視的財務創傷

疫症陰影尚在,國際政局更亂,經濟前景愈發黯淡。只是日子難過日日過,十幾年後很多人或許就一笑置之。但是多位金融心理學家警告,這類捱窮吃苦的經歷足以構成「財務創傷」,並且難以磨滅。而隨年月過去,創傷可扭曲一個人的理財觀念和行為,進而親手摧毀自己的財務未來,甚至以不同方式影響後代。

Z 世代追捧的「金融網紅」信得過嗎?

加密貨幣交易所 JPEX 被證監會點名在香港無牌經營,風波持續,事後有苦主坦言對虛擬資產缺乏認知,平日透過網紅和社交平台宣傳接觸這類資訊。近年「金融網紅」(Finfluencer)現象在全球興起,他們分享有關消費、儲蓄和投資的建議,觀眾主要是 Z 世代年輕人,到底這是獲取金融知識的捷徑,還是一個危險訊號?

千禧一代將獲龐大遺產,對就業市場和經濟有何影響?

金融市場情報公司 Cerulli and Associates 評估,至 2045 年,嬰兒潮一代連同上一代的資產合計達 84.4 萬億美元;其中 72.6 萬億美元將直接傳給繼承人,將使千禧一代成為美國史上最富有的一代,並為他們在購買房屋及高端產品、償還債務、旅遊和投資等各方面帶來重大轉變。

面對經濟衰退,普通市民該如何做足準備?

中國的恆大地產和碧桂園先後爆出債務危機,令市場充斥著不安情緒。加上近年的移民潮,留下來的人不少寧願出國消費,入夜後的香港遠比以往冷清。兩年抗疫的後遺,加上俄烏戰爭持續,不單香港,全球經濟都在一股陰霾底下。究竟面對經濟衰退,普通市民該如何做好準備?

「乞丐房」現象:韓國青年網上圍爐省錢

韓國青年幾年前還樂當 YOLO 族,高呼「為自己活在當下」,辛苦賺錢志在消費娛樂。但經過 3 年疫情,就業更難、物價更高,年輕男女只好改為節衣縮食度日。幸而,省錢之路既不孤單也不乏味。近月網上湧現俗稱「乞丐房」(거지방)的聊天室,讓他們得以圍爐取經,藉幽默和建議來鞭策彼此慳到極致。

你知道自己訂閱了甚麼嗎?那些一點點削走你薪水的訂閱……

由娛樂平台、文書圖片處理軟件到生活消耗品都逐步轉向訂閱制,不少人已慣於繳月費以獲得服務。不過訂閱雖然方便,久久未用或免費試用後忘記取消服務,均導致我們平白被扣錢。近年經濟欠佳,消費者開始查閱自己究竟訂閱了甚麼,引發一連串「退訂閱潮」。

講錢傷感情?危害關係的財務不忠

講錢傷感情?金融信息網站 Bankrate 最新民調表明,39% 美國人曾經「財務不忠」,向伴侶隱瞞債務、大筆消費或銀行帳戶。有婚姻治療師警告:「出於各種原因而不能或不願談及金錢,應視為危險信號。」更有研究表明,1 成夫婦因此離婚。莫非今年情人節,改送個人記帳簿才對?

追求財務自由,先從小學習金融知識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e Early,FIRE)近年成為亞洲年青人的目標。加上疫下工作不穩定、生活成本高昂等問題,促使人們轉以投資工具賺取更多收入,希望終可掙脫金錢束縛,隨心所活。但不少人為求更高回報,在缺乏基礎知識下胡亂投資,反離財務自由愈來愈遠。有學者就希望向年輕一輩教授金融技能,讓人從小學會管理資金,以應付日後所需。

新世代金錢觀:賺多賺少,我都敢說

事無不可對人言,但連收入也是?「華爾街日報」發現,在 1980 年代及 1990 年代出生的人,亦即是所謂的千禧世代,對於個人財政狀況,包括薪金、房租、債務、投資,都較過往幾輩人表現坦蕩,賺多賺少也不再羞於談及,樂於跟同儕分享和討論。而這種心態上的改變,好處遠超所想。

被學校忽視的理財教育

若果沒有父幹,又希望脫貧,就只能靠自己加倍努力,以雙手改變命運。可是,很多人即使胼手胝足,有穩定收入,卻依然無法累積到可觀財富;有不慎者甚至墮入債務陷阱。要改善貧窮問題,除了要靠個人努力,以及政府消除制度和市場不公,有專家認為學校也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應該讓學生從小就了解理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