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宇宙的最新作品「Marvel 隊長 2」(The Marvels),有別於一般英雄片,由三位女性擔任主角。電影在首映週末的票房未如理想,全球合共只收 1.1 億美元,創下全系列的最差紀錄。據指該電影製作預算超過 2 億美元,有回本危機。有評論就把「Marvel 隊長 2」失利聯繫到反覺醒浪潮(anti-woke)。
女性主義
|共24篇|
阿米尼逝世一年,伊朗反頭巾抗爭何以失敗?
2022 年 9 月 13 日,22 歲伊朗女子阿米尼被指違反頭巾法,遭道德警察拘捕後 3 天離奇喪生。她的死亡引發全國反政府示威,成為 1979 年伊朗革命以來最嚴重動亂。但是一年過去,這場群眾運動未能促成政治轉型。加拿大籍伊朗裔自由記者兼政治分析師 Shahir Shahidsaless 於獨立媒體 Middle East Eye 發表評論,深入分析抗爭失敗之因。
「動物農莊」意念,其實源自奧威爾妻子?
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及其反烏托邦著作「1984」,無疑都是批判極權主義的代名詞,但新書 Wifedom: Mrs Orwell’s Invisible Life 卻把批判矛頭指向奧威爾本人。作者指奧威爾名著「動物農莊」與部分作品,其實都源自首任妻子艾琳(Eileen O’Shaughnessy)的創作意念,卻被奧威爾完全抹殺其貢獻;艾琳作為奧威爾的重要支柱,生死關頭亦陪伴左右,但在奧威爾的紀實敘事,她卻是無名無姓的閒角。
塔利班回朝兩年,阿富汗的女性權益倒退了多少?
自塔利班攻佔首都喀布爾重奪政權,女性權利便受到嚴格限制,基於性別隔離政策,她們承受著不合理的壓迫,但這兩年來仍持續用各種方式爭取權利。*CUP 媒體亦訪問阿富汗女權人士以及學者,透過他們的眼睛看看塔利班掌權兩年後,阿富汗女性面對的掙扎與現實。
陶傑:迪士尼由盛入衰的政治苦命
現在重注押在政治正確的黑人版「小魚仙」,5 月公映,掀起話題,看看是否能以種族平權的政治意識形態吸引新一代觀眾買票入場。
【新詞】除了對抗父權,還要對抗白人女性主義?
經歷 60 多年發展、數波思潮,有人認為女性主義已到瓶頸。人權律師 Rafia Zakaria 就在其著作 Against White Feminism,呼籲大家要以一套種族包容、多元交織(intersectional)、跨越國界的方式爭取女性權益。
韓國 4B 運動:不是要反抗父權,而是要漠視它
英美的童年十分艱難。25 歲、任職護士的她,出生於韓國其中一個最保守的城市:大邱。小時候,母親為了逃避丈夫虐待而離家,留下她和姊姊由祖母照顧。她認為自己是男權社會的長期受害者 —— 童年被父親的過錯拖垮,還要被迫遵守嚴格的審美標準以取悅男性;直至遇上韓國的「4B 運動」,才堅決讓身心獲得解放。
米斯特拉爾:象徵反建制的諾貝爾獎詩人
米斯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作為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拉丁美洲作家,在祖國名氣卻遠不及同鄉聶魯達(Pablo Neruda),生前發行的 4 本詩集僅得 1 本在故鄉出版,在同胞眼中更只是莊重乏味的老婦。為何來到近年,米斯特拉爾卻被智利人奉為反建制象徵?
【年輕勢】Soft Girl:千禧世代的柔軟潮流
一如 1960 年代的摩登族(MODs)、搖滾客;70 年代興起的士高、權力歸花(Flower Power);80 年代有新浪漫主義 —— 近年由社交媒體掀起的 Soft Girl 浪潮,也成為新一股次文化勢力,還反映了千禧世代女性的生活態度與身份認同。
由職場到社會,南韓掀起一場性別戰爭
今年 3 月南韓總統競選期間,保守派候選人尹錫悅已提出要廢除女性家族部;當選之後,尹錫悅取消了政府崗位的性別配額,宣佈將按照業績而非性別來聘用員工,並著手廢除女性家族部。連月來南韓女性多次發起示威抗議,惟反女權情緒亦同時在網絡上擴大,引發南韓社會一場性別戰爭。
陶傑:一盤「偽女性主義」的大棋
自由派進步分子固然一眼就看出近年影視作品炒作重複的女性主義主題。但巧妙處卻是「后翼棄兵」卻是保守主義(Conservatism)的一局大棋,女性主義主題,本身是一隻棋子,被用來質疑挑戰今日的女性主義,此一吊詭(Paradox),為高明的局中之局。
真・女權之敵:專制主義
早期女性主義者專注爭取女性公民權益,如墮胎權和工作權利。但 90 年代第三波女性主義興起後,很多女權分子轉而關心一些非傳統議題,例如性解放、身體自主以及文本批判。然而,有學者提醒,在專制主義和獨裁化下,前人所關注的女性基本權益,其實還未得到保障。
喜馬拉雅的功夫女尼
在尼泊爾加德滿都(Kathmandu)山上,有一座尼姑庵,裡面住著一群自小習武的女尼。天剛破曉,身穿棗紅色長袍的比丘尼們在寺廟前排練。她們有著「喜馬拉雅的功夫比丘尼」稱號。這看似古老的傳統,實則是新穎的做法。當中也承載了尼泊爾如何通過宗教,擁抱平等的價值。
藝評:女音樂家的獨白
今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從美國外百老匯找來獨腳戲「被遺忘的莫扎特」,劇名所指的莫扎特,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作曲家莫扎特,而是他的姐姐娜奈兒。劇情簡單直接,以她的視角出發,訴說自己因受時代觀念的壓迫,儘管有音樂才華,但依然無法如願成為一位女音樂家,其作品也被歷史遺忘。
陶傑:中西女性主義的兩種層次
至於清代後期,慈禧太后在位四十年,與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同期。但中英兩大帝國的兩位女帝,慈禧的權力遠大於維多利亞,卻未能產生女性的覺醒。
陶傑:新中國女性主義論述
「延禧攻略」成為中國有關方面準備輸出美國的「軟實力」重點項目之一,現在卻遭官方如此批評叫停,真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知識的腐敗:改編「我的奮鬥」也成論文?
這個專門撰寫惡搞論文的三人組自稱「左傾自由主義者」,他們不滿學術界充斥著「牢騷研究(grievance studies)」正在侵蝕科學;並認為美國知識界的某些領域已經腐化,但凡有人質疑那些專門研究身份、特權、壓迫的「學術」,就被貶斥為「偏見」。
唐明:耶魯法學院不是很光彩嗎?
耶魯法學院的天之驕子們,難道從來不曾作夢自己有一天也會站在卡凡諾的位置上嗎?到時候如果也跳出甚麼女性主義教授、多元性別性心理專家,也指控你小子四十年前性侵過「她」—— 雖然當時他是個男人,你怎麼辦?
唐明:強姦是可以一笑置之的事
由於他對於歐洲女性的安危感到警惕,不符合「多元文化」的政治綱領,他在會場上被 Arbour 斥為「初生女性主義者」(newborn feminist),Schama 也說他滿腦子都是性(obsessed with sex),Arbour 女士的言下之意尤為明顯,容我放飛翻譯一下:「老娘搞女性主義鬥爭的時候,你小子還在吃奶,女人是不是受壓迫和侵犯乃是我的地盤,你這白種直男二毛子休得撒野云云。」她聳聳肩,全場為之鼓掌,意思是 Mark 危言聳聽,貽笑大方。
唐明:穿褲子更平等?
褲子更平等更體面?任何一個貨真價實的女性主義者聽了都應該勃然大怒吧:說到底,女性還是一種不那麼體面的性別,所以,男人穿裙子就是羞辱,而女人穿褲子就是一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