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肥胖和過重人數上升,甚至有人認為這是頹廢社會縱容而衍生的流行病。然而科學家已推翻這些觀念;根據「科學」雜誌近日刊登的論文,儘管專家對肥胖流行的原因仍欠缺共識,但已發現當中往往違反常識和大眾觀念。
肥胖
|共42篇|
如何為愈來愈熱的未來做好準備?專家:運動
熱浪已成為人類無法避免的災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躲於冷氣房中,免受炎熱煎熬。坎培拉大學體育運動研究所教授 Julien Periard 及蒙特利爾大學心臟病研究所博士後 Thomas Deshayes 於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共同撰文,分析人們要如何改變生活方式,身體才能抵禦氣溫持續上升的日子。
告別「食物噪音」—— 糖尿病藥竟然是減肥神藥?
TikTok 一條題為「食物噪音解說」的短片,累計多達 18 億次的瀏覽量,令「食物噪音」成了熱門新詞;像 Ozempic、Mounjaro 這類注射糖尿病藥物,更因有消除「食物噪音」之效而被採購一空,標價甚或超過 1,000 美元。不少服用者在社交媒體聲稱,此藥能讓他們瞬間打消任何有關食物的念頭,從而抑制食慾,有助減肥。
航空公司的難題:乘客過重
登上飛機,與超重乘客為鄰是不少人的困擾,機位本已擁擠,乘客還變相被迫讓出半個位。對航空公司而言,體重問題同樣是隱憂,乘客體重持續上升令飛行成本增加 ——1993 年英國航空公司男乘客平均體重為 79 公斤,女乘客平均體重 67 公斤,但國民保健署(NHS)數據顯示,2021 年男女乘客體重平均值分別升至 85 和 72 公斤。
【Soul Monday】建立大碼時裝公司
日本關西大碼服裝公司「Mr.Bliss」致力於讓肥胖人士變得更好看、更可愛、更值得信賴。公司認為即使胖,也可以穿合身又好看的衣服,不必屈就只能穿寬鬆衣服。社長横尾美德直言:「肥只是個人特徵,不應該覺得羞恥。」
身體自愛運動成風:肥胖研究成為新興學術領域?
隨著女權運動和酷兒運動慢慢被大眾所認識,「身體自愛」(Body Positivity)和「肥胖接納」(Fat Acceptance)等用語,都時不時出現在公共領域之中,甚至改變了文化產業,例如時裝模特兒和影視作品的選角。近年,肥胖研究(Fat Studies)更成為新興的學術領域,並發展出自己的研究期刊。
進食超加工食物,真的會減弱認知能力?
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天進食超過 400 至 500 卡路里的超加工食品,足以增加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份量大致相當於兩個冬甩或半個急凍薄餅。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飲食習慣只是其中一個影響認知健康的因素,但未有證據顯示兩者有確切的因果關係。
票選阿拉斯加胖熊之王
人可能要買厚衣準備過冬;對熊來說,冬眠之前多進食增重成一頭胖熊,是捱過一年終結的關鍵。自 2014 年開始,美國阿拉斯加卡特邁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每年都會舉辦胖熊週(Fat Bear Week)活動,讓人們投票選出自己認為長得最胖的熊。新一屆冠軍日前經已揭曉,由 2020 年冠軍 747 再度勝出。
沒有人權,就沒有健康:阿拉伯女性的癡肥問題
肥不是罪,但也不健康。而在 2019 年,肥胖致死率最高的 11 個國家之中,8 個也是阿拉伯國家,成為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高風險地區。惟婦女受威脅的程度,明顯高於男性。現時在中東,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 30 或以上、屬於癡肥的女性,較男的多出 10%。即使她們想要減磅,卻難為社會所容。
肯雅 —— 在有飢餓危機的國度中癡肥
東非國家肯雅人口約 5,600 萬,估計現有超過 310 萬人處於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態。然而,肯雅也有另一面 —— 2015 年有調查發現,當地兩成男性以及超過一半女性有超重或癡肥問題。英國「衛報」報道指,肯雅與非洲大部分地區一樣,癡肥人數正在增加,部分原因正是跟難以取得正常飲食有關。
要消滅肥胖症,太平洋島國反而舉辦烹飪比賽?
現時醫學專家普遍認為,肥胖會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炎、中風等等。各國的政府和專家都想盡辦法說服民眾減肥,例如徵收糖稅、禁止學校出售高糖、高鹽、高熱量及高脂肪的包裝食品等等。有太平洋島國的專家就用上一個另類辦法 —— 透過烹飪比賽推廣健康飲食。
「疫症肥」:怎樣才擺脫團脂漩渦?
疫情持續超過一年,全球間歇實施居家令,上班族大多在家工作,有人趁這段時間努力鍛鍊身體,亦有人因而疏於經營外表,更藉由放縱飲食以排解焦慮與無聊,直至正常生活逐步回復,才赫然發現磅數大增。受惠於此「疫症肥」現象,美國減肥飲食行業生意額大幅増加。
胖隨著各年紀:肥不再是中年獨有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除了人生閱歷增加,照照鏡子,或多或少要面對中年發福問題。不過,來自幾家美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包括兒童階段在內,每一代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平均 BMI 都在緩慢上升。現時,不用等到知天命之年,發福現象有可能提早至 30 多歲就降臨。
幼兒使用抗生素,恐成日後病根?
在幼兒身上用藥,他日會否出現後遺症?近日有研究指,若兒童在兩歲以下曾用抗生素治療,往後更有可能患上多種疾病。根據在「梅奧診所學報」上發表的文章,曾服用抗生素的嬰幼兒,更易患上哮喘、濕疹、花粉症、乳糜瀉、體重及肥胖問題,以及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 (ADHD)等。
疫後發胖買新衫,時裝網店生意興隆?
凡事有失必有得,在武漢肺炎大流行之下,此話同樣準確。過去數週,美國實施封鎖令抗疫,人人被困家中,乾脆整天穿著運動褲,狂吃零食打發時間。結果他們失去了自由,卻得到了十幾磅脂肪。如今準備重新出門,襯衣勉強才扣起來,牛仔褲再也穿不下。即使多數人決心減肥,也非一時三刻辦得到。大碼服裝遂成這段過渡期的恩物,一些時裝公司在疫後反而生意興隆。
用法例令人民抗肥,這國家做到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自 1975 年,全球肥胖人數增加接近 3 倍,逾 19 億人超重,幫助人民減肥成為政府一大棘手問題。英美兩國徵了糖稅,汽水銷量下跌幅度不太大。但在過半人口超重的南美洲,智利成功使含糖飲料銷量減近 4 分 1。究竟當局有何法寶,說服民眾遠離垃圾食品?
防止中央肥胖,由嬰兒做起?
嬰兒胖胖的當然可愛,但最新研究發現嬰兒蠕動、踢腳、爬行,或靜止不動,都與腰間脂肪量有關,更指 1 歲內的嬰兒可能活動得太少。一眾家長追求幼兒智力發展之餘,會否希望子女從起跑線上開始避免受肥胖帶來的健康風險威脅?
歲月催人肥?
除了皺紋外,脂肪亦是典型的歲月痕跡。人愈老愈難維持身形苗條,是不是因為年紀大就「懶惰」、「貪吃」、「少活動」呢?學術期刊 Nature Medicine 近日刊出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發福的原因跟脂質更替(Lipid Turnover)隨年紀而減慢有關。
醫療科技成主流,穿戴式裝置將捲土重來?
五年前,當智能手機的銷售開始趨緩,科技巨頭紛紛把下一波成長動力寄望在穿戴式裝置上,Google 推出了眼鏡,蘋果推出了手錶。前者一度被嘲笑是昂貴的失敗品,因為找不到定位而胎死腹中;後者在時尚飾品與電子通訊間來回擺盪後找到了新的出路:個人健康管理。
從農業廢物中得到代糖:一個愛的故事
為了父親的糖尿病病情受到控制,墨西哥一名科學家研發出更便宜、更環保地得到貴價代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