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

|共27篇|

德國食用城市:花園的蔬果任你採

德國最古老城市之一安德納赫(Andernach),從古羅馬人建立至今已有 2,000 多年歷史,但傳統不等如保守。當地政府近年就在市中心開闢公共綠色空間,種植各種蔬果供人摘取,成為「食用城市」的先驅。這些既美麗又實用的花園,吸引旅客慕名前來參加導賞,還為當地約 3 萬名居民創造就業機會。

【Soul Monday】小學生仿公司運作 銷售自家種洋蔥

充滿水分、味道帶甜的「沙律洋蔥」(サラダたまねぎ),是日本熊本縣津奈木町的名產之一。不過,近年成功把它推銷全國,甚至吸引縣外人慕名來買,則全靠當地約 200 名「小社長」。這些小學生成立公司,從洋蔥的培植、宣傳、銷售甚至網購,全都親力親為。孩子們從中學習,還能夠回饋家鄉。

農業自動化,全球糧食供應風險更大?

現代農業愈來愈多採用智能機械,以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或提高產量,但因為易受惡意黑客攻擊,增加了潛在風險。劍橋大學一份報告指,自動灌溉系統、農用無人機和收割機可能會被黑客入侵。英國政府和美國聯邦調查局警告,網絡攻擊對農業造成的威脅愈趨嚴重,為本來已受烏克蘭戰火及新冠疫情影響的食品供應鏈更添隱憂。

人工智能:糧食危機的救星還是災星?

地球人口正邁向 80 億大關,人口持續膨脹,對糧食構成極大壓力,每年全球平均約 900 萬人死於飢餓或營養不良,數字比愛滋病、瘧疾、肺結核加起來還要多。科學家一直思考如何推高全球糧食供應,其中一個新方向是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劍橋大學的農業專家 Asaf Tzachor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分析新技術的成效和風險。

「莫水」伊朗:一場動搖政權的環保抗議

核協議談判中斷近半年後,終在本週一於維也納重啟。但其實最近數週,伊朗正忙著應對國內史上最大規模的環保抗議。11 月 19 日,古城伊斯法罕(Isfahan)就集結了上萬示威者;一週後事件演變成衝突,示威者要面對防暴警察的武力驅散,因而血流披面及被拘捕囚禁,只不過是為了替當農民爭取灌溉莊稼用的水。

【圖解】保樹立人?砍樹才是正經事!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首日(11 月 1 日)已達成重大協議,全球 100 多個國家領導人承諾 2030 年停止和逆轉毀壞森林,當中包括投入近 140 億英鎊的公共和私人資金。森林覆蓋全球約 3 成土地,為 8 成陸上動物提供棲身地,而林木會吸收和儲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森林對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然而人類持續伐木,令全球森林面積不斷縮減。在過往 30 多年來,森林是怎樣受威脅?

錫蘭肉桂現工人斷層

肉桂在西方大致可分為「肉桂」(cassia cinnamon)與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錫蘭肉桂又稱「真肉桂」,價格更昂貴之餘,亦以香氣濃厚誘人、味道帶甜、質地柔軟而緊密的淺棕色棒身優勝。不過,佔全球錫蘭肉桂出產量約 9 成的斯里蘭卡,正缺少有經驗的剝肉桂皮工人。

杜拜為何要在沙漠上種植作物?

在氣候變幻莫測的年代,農業的種植條件愈來愈惡劣,收成也愈來愈沒有保障。目前世界上只有 11% 的土地用於作物生產,若可在沙漠上種植,或有助解決糧食問題。位處世界上最乾旱地區的科學家已逐步想出解決方案,像是引入可用海水灌溉,而且在不太肥沃的土地上仍能茁壯成長的作物,以提高糧食產量,同時應付未來對超級食物的龐大需求。

面對氣候變遷,孟加拉稻農如何自救

全球暖化帶來更多嚴重洪水、旱災及颱風,這些極端天氣不利耕作,農作物甚至有機會在一夜間盡毀,令農夫生計大受打擊,同時加劇全球糧食短缺問題。在孟加拉,全國最大水稻產區之一的 Shyamnagar 同受困擾,當地稻農不欲坐以待斃,近年積極研發新品種以應對氣候變化。

「山田錦」也有滯銷時

清酒熱潮本來席捲全球,但一場武漢肺炎大流行,如今連國內需求也大受打擊。日本酒造組合中央會指出,今年 2 至 4 月的出貨量,較去年同月分別減少 9%、12% 甚至 21%。該會分析:「若把市面的存貨計算在內,事態更嚴重。」對種植酒米的農家而言,更是前景堪虞。即使是有「酒米之王」美譽的「山田錦」,現在也面臨滯銷的困境。

流行病的起源:密集定居、農耕、畜牧

由公元前 1 萬年的新石器時代起,人類生活方式逐步由遊居狩獵採集演變為定居農耕畜牧。當時全球估算約有 400 萬人,其後 5,000 年來增加僅僅 100 萬人,相較之下,再 5,000 年後人口急增 20 倍。前期人類的繁殖力近乎停滯,「如何解釋人類維生技術進步與人口總量長期停滯之間的矛盾」?耶魯大學政治學教授斯科特在著作「反穀」中指出,其時可能正值流行病最初亦是最致命的時期,而各種古老疾病之所以橫行無忌直至今日,大可歸咎於新石器時代三大革命因素:密集定居、農耕、畜牧。

「打土豪」到土地國有:中國農村發展困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來,最轟動的土地政策,莫過於 1950 年「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運動。然而,廣大貧下中農數年後,即因土地國有政策,失去鬥來的土地。「紐約時報」報道指,不少人把中國農村發展遠遠落後城市的原因,歸咎於中國至今仍堅持土地國有政策。縱然每年中國政府皆推出一系列改革農村發展的措施,亦難以收窄日漸擴大的城鄉差距。

氣候暖化,孟加拉人不再養雞改養鴨

雞肉在亞洲國家一直廣受歡迎,但最近孟加拉出現新趨勢,人們紛紛「棄雞轉鴨」,令鴨肉成為當地的美食佳餚。住在北部農業地區的 Shopna Akter,本與丈夫飼養雞隻和種植稻米為生,但因氣候變暖,河流氾濫頻繁,淹沒耕作和禽畜,導致收入大跌,二人不得不另尋對策。雜誌「大西洋」採訪他們,探討當地居民面對溫室效應作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