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丹鳳三角眼」,是紅樓夢重要角色王熙鳳的容貌特徵。不過到了今天,再強調一雙丹鳳眼,就可能不合主流、甚至是審美取向「不正確」。
眼睛
|共39篇|
護瞳行動:港漂非裔青年眼中的一片人工晶體
時至今日厄立特里亞人口已超過 600 萬,大約一半仍然生活在貧窮線下。白內障是厄立特里亞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另外因細菌感染而發的沙眼也很普遍。幸運的是在厄立特里亞,每十個失明個案有九個可以避免。Dawit 希望厄立特里亞能有更多的專業眼科醫生為人服務,深信恢復視力會改變生活。
透過眼睛,可以看出死亡風險?
眼睛除了是靈魂之窗,更是了解健康的窗口。像高膽固醇也會導致虹膜周圍形成白色、灰色或藍色的環;乾眼症則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徵兆。而視網膜損傷亦可能是疾病的早期徵兆,像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甚至癌症、青光眼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近日有研究發現,視網膜更可以確定身體的生物學年齡,由此預測死亡風險。
護瞳行動︰氣候變化會成為眼科醫療的下個危機?
儘管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環境危機與眼疾所影響的,同樣是社會中最脆弱的一群。
護瞳行動︰新型肺炎下 眼科發展的下個十年
新型肺炎在全球仍然風風火火,但各種疾病同時影響著病人每天的生活,眾多議程仍然需要推動。世界衛生組織在 8 月的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推動國家地區的醫療系統必須包括「以人為中心的眼科服務」的議程,為下個十年減少視障和失明人口做好準備。
奧比斯:周家怡身體力行 支持全球救盲
成「視」在人,不僅是靠醫護人員或是伸出援手的捐款者,身為演員的周家怡也可以是奧比斯救盲團隊的一員。即將在新劇擔任醫生的周家怡,早前為國際救盲組織奧比斯擔任「愛眼之星」,她訪問了奧比斯的義務眼科醫生以及捐款者,了解他們在疫情期間的救盲工作,以及善心助人的故事。
奧比斯:成「視」在人 賴旭佑醫生扭轉命運
疫情期間,Cybersight 發揮巨大作用,賴醫生亦收到發展中國家的醫生的網上提問,即使在疫情中仍能作出支援。
奧比斯:成「視」在人 黃蘇晗醫生尋找方向
每一分鐘,世界上就會增加一個失明兒童,在生活條件欠佳的地方,失明更有可能引致兒童死亡。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大家同心協力,就可以為孩子改寫命運!
護瞳行動:七女性擔起一條村的眼疾醫療
在孟加拉南部的 Barishal 區 Rahamganj 村,七名女性成立了「女性一定得 —— 眼睛之光」社會企業,希望為該區提供基本的眼科診治,減少由近視或其他眼疾引致的可避免失明。
奧比斯:眼科飛機醫院虛擬培訓
在疫情下,眼科飛機醫院停飛,但沒有阻止我們的團隊在網上為合作夥伴提供培訓。我們的團隊精心設計了適合 100 名贊比亞眼科護理人員培訓需求的在線課程,以代替他們在眼科飛機醫院上參加訓練。
年長但不一定老?靠眼掃描檢測生理年齡
每個人年齡都會隨時間增長,但身體衰老的速度卻不一樣。科學界多年來都未能找到統一測量身體退化程度的方式。來自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眼睛掃描器,只要對眼部晶體進行光學檢測,就能得出生理年齡,令追蹤活人的衰老過程變得無痛又簡單。
護瞳行動:除卻傳染,眼科還承受新冠肺炎的哪些打擊?
由於疫情發展迅速,眼科醫護都被調配到前線抗疫,可是卻被曝露在保護裝備不足的危險中。我們的夥伴醫護告之,醫療人員不足,眼科醫護要臨時深造傳染病學知識,洗手液、手套口罩等供應緊張,一些夥伴醫院像我們在香港家中般,要自行生產洗手液。
奧比斯:新型冠狀病毒可經眼睛感染,多戴眼鏡作基本保護
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伍立祺解釋,經飛沫傳播的病毒,可以透過眼睛表面的黏膜進入身體。因此,到人多擠迫的地方時,即使沒有近視或矯視需要,配戴平光眼鏡,亦可以減少眼睛直接接觸飛沫的機會。
奧比斯:一副眼鏡,令 Megha 充滿自信
由於受到弱視(通常被稱為懶惰眼)的影響,Megha 在學習上遇到很多困難。她看不清黑板和課本上的字。幸運的是,奧比斯正與尼泊爾的當地夥伴合作,篩查、鑑定和治療需要眼科服務的學童。
護瞳行動:跟進羅興亞 —— 我們沒有忘記
在恐懼中逃亡,同時承受失明的苦楚,難民的處境並不容易。牢牢記著,盡力服務,讓我們在新一個 10 年,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護瞳行動:你提供服務,我便要接受了嗎?
眼健康服務的成功,不能獨立於整個醫療體系,而是把眼健康融入醫療系統內。
護瞳行動:縮窄少數的不公義
改善原住民的眼科醫療,不但需要持續投資,也必須提供優質、容易接觸和尊重他們文化傳統的服務。正如「護瞳行動」創辦人霍洛教授說,與制定任何政策一樣,眼科政策和服務也「必須有社區的積極參與,配合社區本身的生活」,切忌離地想當然。
護眼防失眠,遮蔽藍光不足成事?
生活忙碌的都市人,在返工時要盯住電腦,在家時也手機平板電腦不離手,如何避免眼睛疲勞和保障睡眠質量值得探究。一些產品如防藍光眼鏡或標榜能減少藍光吸收,有助保護眼睛及改善睡眠,然而,俄亥俄州立大學視光學助理教授 Phillip Yuhas 日前在於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提出,在保護視力和保持眼睛健康方面,藍光並不是最大的擔憂。
護瞳行動:學校,是保護學生的第一度防線
為了在第一線預防學童的近視問題,「護瞳行動」在印尼、中國等地學校,推出學童基本眼睛健康計劃。其中訓練學生成為「小醫生」的計劃,是能使學生和老師雙贏的方案。
護瞳行動:信念之重要
全球有 5 分之 4 的失明可以避免,但隨著人口老化和增長,失明仍然困擾許多基層國家人民。看不見,不是生與死的關口,卻深深影響著一個人的生命質素。有時困惑,有時痛苦,有時黑暗,有時無路可退。但靠著信念,正如 Fred 說,眼看別人失明而袖手旁觀是一種罪。懷著信念,我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