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曾經是全球局勢焦點,5 個歐洲國家債台高築、經濟發展滯後,合稱為「歐豬五國」。事隔數年,葡萄牙成功脫離了「豬隊友」行列,去年經濟增長創 10 年新高,但有別於希臘、西班牙等「豬隊友」,他們沒有遵循債權人要求緊縮開支,反而逆流而行,以提高工資及福利、為中小企業提供資助而重振經濟,證明緊縮以外的脫困可能。
歐元區
|共3篇|
在德國,節儉是一種長久培養的民族特質
雜誌「經濟學人」駐德記者曾撰文這樣說:「讓德國人掏腰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確,節儉是德國人的民族特性,早已深刻在骨子裡。為了令公眾更了解德國人對儲蓄的狂熱,德國歷史博物館最近舉行美德歷史展覽「儲蓄(Saving)」,探討這種德式美德。
德國模式的秘密:搭順風車
凱恩斯「通論」發表 80 周年,盡管經濟學界認為其理論依然適切今日的局勢,但國家管理層似乎更偏好佛利民的貨幣主義,各國大行量化寬鬆,中國則吹捧「供給側」(supply-side)改革,宏觀經濟政策方面,凱恩斯的需求理論儼然變成一條「死狗」。德國是反凱恩斯的表表者,國家財政穩健而經濟起飛,違反了凱恩斯以赤字投資推動經濟的原則。不過,有論者認為,德國最無資格否定需求理論,因為她就是最大的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