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

|共36篇|

【展覽】21 位香港插畫家的「人間氣場」—— 專訪 Maf Cheung 的繪影世界

天趣當代藝術館現正舉辦「人間氣場——香港插畫展」,展示 21 位香港插畫家的作品,表達出他們於「現實生活以外的幻想、祈盼、精神寄托或點點的幽默感。」他們所傳達的童真、幻想、戀愛滋味、人與社會及自然的關係等觀點與感受,冀以此引起觀者共鳴或在理解中找到慰藉、能量,而這些充滿生命力的奇想,正是這次「人間氣場」的要素及魅力所在。

【Soul Monday】烏軍遺孀作畫寄情

烏克蘭戰爭持續近一年半,數以萬計男士放下一切走到前線,力抗俄羅斯軍隊入侵,最終葬身炮火,留下摯愛痛心思念。有喪夫的過來人在半年前開始藝術計劃,讓烏軍遺孀們在基輔的工作室,以繪畫作為治療方式,把失去另一半的悲傷、無奈、憤怒等情緒,全都抒發到純白的畫布之上。

【Soul Monday】第二漫畫人生

當日本九成漫畫家都已採用數碼方式創作,初岀道的半角齊始終堅持全手畫,參賽短篇被評為「散發古老氣息」。不過,獨特畫風加上對人心糾葛的精準描寫,令他得獎並獲岀版社垂青,在去年底推岀首部單行本。封面上不只有大師池上遼一的推薦,還有更加令人注目的稱號 ── 67 歲新人。

Moyashi:言論自由值幾錢一斤?

上星期,日本二創界出現了一宗不大不小的新聞,大型創作平台 pixiv 及其轄下平台禁止了特定內容的約稿交易。所謂「約稿」(リクエスト)顧名思義就是消費者付錢,要求畫師繪畫特定內容的意思。原因是 Master 信用卡支付系統的要求,拒絕處理有關內容的交易。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都會盜圖(物理)

在講求知識產權的社會,剽竊他人創作自然會引起批評。不過相比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之間直接偷竊對方畫作,剽竊似乎已經比較「客氣」。大英博物館版畫及繪畫部門學者 Grant Lewis 在藝術雜誌 Apollo 撰文指,隨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成熟,盜畫成了藝術家一大行業危害。

梵高生前真的只賣出過一幅畫?

畢加索、達利、梵高皆是舉世知名的畫家,惟梵高在世大多時都默默無聞,比起前兩者或多一分慘淡。不過,研究梵高的藝術專家 Martin Bailey 撰文指,雖然梵高總是無法售出自己的藝術品,但他不得藝術機構青睞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在其生命最後幾年,至少在前衛派中,已開始獲得認可。

【展覽】陳功晉個展「The Chair In The Room」色彩下的那些人和事

疫情肆虐的三年,改變了眾人的生活模式,思緒與心情會有怎樣的變化?畫家陳功晉以油畫為創作媒介,繪下身邊的人和事,兩年來的過百幅作品最後集結成書,名為 The Chair In The Room;同名個人畫展現於藝術空間「一九九九制作所」舉行,展出部分畫作,予遊人感受在椅子上創作的畫中世界。

美麗又恐怖:價值 1 億元的納粹暴行畫作

「他一生從未賣出一幅畫,只住在骯髒簡陋的屋子裡;他死後,畫作卻值差不多 1 億美元…… 他是個複雜的人。」這次展覽是博物館 24 年以來首次舉辦的當代藝術展,展出大屠殺倖存者、藝術家 Boris Lurie 近 100 件美麗又恐怖的作品。博物館館長 Jack Kliger 直指這次展覽會不斷出現令人不安的作品:「這是不一樣的(納粹暴行)證據。」

以寫生凝住城市景貌 —— 畫家趙綺婷的「回憶圖書館」及「記憶若有限期」

有人選擇以攝影留住最美一刻,記錄風景、人和事;藝術家趙綺婷(Elaine)則選擇以水彩寫生的方式,描繪城市當下的面貌,凝住那瞬間的溫度。「回憶圖書館」及「記憶若有限期」展覽於 JPS 畫廊舉行,前者是她過往⼀年的社區紀錄和寫⽣⽔彩作品,後者則為其寫生作品的延伸,以壓克⼒為媒介的平⾯作品及⾸個雕塑創作。

【Soul Monday】委內瑞拉在 Twitter 賣畫的少年

在委內瑞拉西部城市巴基西梅托一幢小房子中,少年 Samuel Andrés Mendoza 在餐桌前,哼著雷鬼樂曲,細心挑選木顏色筆,描摹電腦屏幕中的「龍珠」動畫人物。對這個 14 歲的孩子而言,繪畫不再只是興趣。他在 Twitter 上出售自己的作品,以助家人渡過財政難關,以及支付自己因疾病所需的營養補充品費用。

夕立:東北畫可否代表日本?—— 東日本大地震後的日本藝術

311 東日本大地震至今發生已經將近 10 年,由於日本特殊的核災背景,由地震所誘發的福島核洩漏,反而變成了日本給世界的第二印象,正如當年的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一般。日本東北長久以來被忽視的文化位置,反而因這次災難獲得注目。

日常用品與藝術的界線 —— 許開嬌個展「瘋狂新世界」

還記得於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球,由「口罩荒」開始蔓延至搶購日用品及糧食,更一度出現「紙巾荒」。在疫情下,這個世界顯得更為怪異無常。藝術家許開嬌因運用水墨在紙巾上作畫而廣為人知,是次個展「瘋狂新世界」內,亦有其拿手創作,利用白紙巾與藍色顏料,配合精細的筆觸,繪出如青花瓷的作品,但內容卻是幽默地回應疫情,疫中作樂。

繪畫就是日常 ── 楊東龍的「日課」

繪畫能呈現出繪者及城市的不同狀態,而這次刺點畫廊與藝術機構艺鵠的合作項目 —— 楊東龍個展「日課」,便展出藝術家於 2019 年至 2020 年間的最新作品,以及 2015 年至 2018 年間的精選作品。各種城市景象,呈現出不同階層的生活面貌,擴闊我們對環境的認識與想像。

在香港,可看 44 次新「小王子」

「小王子」可說是包含了各種生命的哲理,然而無論面對哪種困惑,用心感受才可認清本質,找到前進的方向。「閉上眼,用心看」的思想,在香港插畫師蔡景康(Steven Choi)筆下的小王子中具體呈現。Steven 是首位獲得法國官方授權繪畫「小王子」的華人插畫師,並獲邀畫出「小王子」75 周年紀念版繪本。而其首個個人作品展「星の流浪曲 Le Havre」,便展出逾 30 幅繪本畫作,以及從未曝光的「小王子」第二部故事作品。

西班牙新晉藝術家 Okokume 個展 —— 心之旅

西班牙新晉藝術家 Okokume(奧高古曼)於過去兩年,一直自我沉澱,與自己的黑暗面對話,嘗試尋找及期盼展現最真實的自己。繪畫,就是她的出口。她所創作的 Cosmic Girl 是一個宇宙小精靈,嘗試喚醒人類對環境保育的關注,表達愛護地球的重要性。然而,這次於 JPS 畫廊展出的「旅」(Inside),Cosmic Girl 成為抒發感情的替身,可說是藝術家最深情的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