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除了美觀,還具投資價值,惟市場欠缺透明度且可用寶石種類繁多,難以獲得長期價格數據。荷蘭蒂爾堡大學曾於 2015 年發表論文,分析每年數千次拍賣,發現 1999 至 2012 年間鑽石平均回報率與股票和房地產相若,持有者每年可賺取約 8% 的可觀收入。但最近跡象顯示,鑽石的豐厚回報不再穩定。
鑽石
|共6篇|
鑽石稀有?外星正在下鑽石雨
在今人觀念中,鑽石為「珍品」,愈璀燦愈罕有,而「物以罕為貴」,所以鑽石貴一點也合理。但稍有了解過鑽石市場起源便會知道,鑽石的「稀有性」是鑽石商所製造的假象 —— 在寶石界,鑽石為最普遍的一種。跳出地球,走進宇宙,更會發現,鑽石原來普通不過,在某些星球,甚至很可能正下著鑽石雨。
求婚鑽戒經濟學
眾所周知,求婚鑽戒可能是 20 世紀最大騙局,由鑽石商 De Beers 一手導演,以鋪天蓋地的市場營銷,將鑽戒與愛情掛勾--鑽石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三個月人工,一顆永流傳--婚禮從此多了一項傳統。不過,早在紐約廣告公司 N.W. Ayer & Son 推出經典行銷案例之前,鑽石進口量其實已見急升趨勢,背後原來有一套經濟考量,新傳統的確立,起碼有一半是時勢使然。
結婚鑽戒不再永恆
69 年前鑽石商鼻祖 De Beers 憑一句廣告詞「A Diamond is Forever」奠定了男人至少用 2 個月薪金買訂婚戒的定律,讓此後所有計劃結婚的人覺得不得不買鑽石訂婚戒。不過根據近年市場調查,愈來愈多新人放棄象徵恆久愛情的鑽戒,轉投鑽戒之外的其他選擇,昔日輝煌的鑽石漸漸失色。
蘇二:林鄭半遮臉 有淚無謀
如習近平感嘆,今天官場充斥著高位低能的人才,沒有成就的人不可能是真天才。要知道在網絡透明,網絡敲打的年代,在高位工作的人,比 90% 的人更加努力是從政者最低基本功,用會計的語言——累積經年的「付出」,沒多太大的「可回收」應計價值。在民情洶湧的新常態,長期的政策要用「逐日盯市」的角度和方法和市民推銷交流凝聚共識,而不是發瘋式派錢買短期成效 KPI。林鄭過去在政府的崗位、掌管的部門,所交的成績,正是「梁狼」口中「前朝政府」的遺留問題,她又有甚麼值得驕傲自滿的因由?
浪漫幻滅:婚禮傳統的起源
結婚代表走進人生的另一階段,下場如何自是未知之數,但多數人對婚禮還是充滿遐想。新人總是堅持一生人一次的婚禮必須跟足傳統,才夠浪漫美滿。但是究竟這些婚禮傳統從何以來?以下解構 5 個婚禮不浪漫的傳統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