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

|共44篇|

Hong Kong Infosphere:為何有香港仔水塘?因為金文泰堅持

香港島地方雖然細,但就有 3 個大水塘,究竟點解?固然,在英國租借新界前,香港島佔英屬香港全境面積之大半,所以香港最早的水塘 —— 薄扶林水塘,很自然地建於港島。可是,香港仔水塘是於 1920 年代末開始興建,當時新界早已成為英屬香港之一部分,用來建水塘的空間多的是,為何當時殖民地政府還要在小小的香港島,闢地興建新的水塘呢?

英女王駕崩,英聯邦還有沒有價值?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駕崩後,查理斯三世繼承的不只是英國王位,還有英聯邦領袖地位。這個主要由前英國殖民地組成的國際組織,向來被指沒有實際政治作用,更有批評是殖民主義遺毒;查理斯三世將要面對的,或不僅是廢除君主制的壓力,還有解散英聯邦的聲音。

制衡港督的機關:英國殖民地部

香港在 1841 年開埠,1842 年根據「南京條約」被滿清割讓予英國,1843 年「英王制誥」宣稱香港為英國皇家殖民地,直至 1997 年主權移交中國。在英治香港時期,政府行政長官為香港總督,由英國君王委任。不過,港督其實要面對很多制衡,在 1971 年之前,英國殖民地部(Colonial Office)對於港英政府的行政運作,特別是財政使用,就保留一定權力。

英屬處女群島:一個自由港的衰落與英國治權之爭

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高峰時期領土遍及全球不同角落,所輸出的文化、思想和制度依然影響世界各地。經過二戰後的解殖思潮,很多前英國殖民地都獨立自決,但其實到今天,英國仍然保留一些海外領土,包括福克蘭群島、直布羅陀和百慕達。近日,其中一個海外領地英屬處女群島爆出嚴重醜聞,總理涉嫌在美國販毒被補,官方調查報告就建議英國解散民選政府,直接管治當地。

當人民不想脫離英國樞密院:停滯不前的加勒比司法法院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佈全球各地,至今仍然留下很多重要的遺產,包括國際認受性極高的普通法制度。加勒北海多國如牙買加、巴巴多斯、千里達等都曾經是英國前殖民地,獨立後繼續留在英聯邦,甚至依然視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為最高法院。在解殖思潮下,多國領袖曾經推動把終審權轉移到加勒比司法法院(Caribbean Court of Justice),但人民之間似乎反應冷淡。

【香港保衛戰 80 年】英國撤僑行動,喚醒在港英人的本土意識

80 年前日軍進犯香港,英國為減少傷亡,提前撤走在港的英籍白人婦孺到澳洲。任教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香港歷史學者 Vivian Kong 研究發現,當時倫敦政府認定英國人只會旅居香港,但不少在港英人被迫撤離時,竟然萌生出本土意識,在爭取返港的漫長歲月裡,寫下一封又一封請願書,表明視香港為家的心跡。

由「常識」開始的美國獨立革命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陸會議通過「美國獨立宣言」。「獨立宣言」與「憲法」、「權利法案」,成為美國建國及理念基礎的「自由憲章」。但在建國以前的北美十三州,另一份由湯瑪斯.潘恩撰寫的 47 頁小冊子「常識」(Common Sense),已為十三州提供脫離英國獨立的理據。

疫苗護照構思,源於 124 年前英屬印度?

為恢復國際跨境旅遊,先後有國家提議設立疫苗護照,但如此侵犯私隱又限制行動自由的政策,同時惹起國際社會反響。事實上,疫苗護照的構思早見於 124 年前的英屬印度,但政策變相賦予殖民政府更大權力,加上其他防疫措施不得民心,結果就觸發印度各地爆發示威騷亂。

英聯邦如何可以在國際舞台發揮更大作用?

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又稱大英國協,現時有 54 個成員國,大部分都是英國前殖民地或海外屬土,遍及各大洲。過去大半個世紀中,英聯邦經歷多番變遷,但作用依然曖昧不清。倫敦大學高等研究院歷史學教授 Philip Murphy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講述為何一眾前英殖國家幾經辛苦獨立後,卻選擇加入英聯邦,而英聯邦又如何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開埠記(下):一場奠定港島面貌的瘧疾瘟疫

瘧疾如今幾近在香港絕跡,但這種由瘧蚊傳播的熱帶疾病,開埠兩年後曾經蹂躪全港,疫症名為「香港熱」。有歷史學研究就指出,這場瘟疫帶來的集體創傷,至今還烙印在這座 180 年歷史的城市,不但催生了半山區,還從此決定了今日西環至中環、金鐘至灣仔等各區面貌。

香港開埠記(上):甫誕生便險夭折的殖民地

180 年前香港開埠,是那個小漁村變國際大都會的故事開端,但歷史從來沒有必然。香港既非英國當初的殖民目標,官員亦經常質疑香港的價值,甚至有說客以輿論攻勢,遊說倫敦「棄港保平安」。*CUP 就取得兩份 1840 年代倫敦舊刊物,當中有關香港的珍貴報道,將透露英國對港立場如何改變,令這個遠東殖民地差點夭折。

太平洋彼岸的雙十節:斐濟 50 年建國史

在華人社會,10 月 10 日是別具歷史意義的一天,對於大洋洲小國斐濟來說,10 月 10 日也是重要的一日。1970 年當天,斐濟脫離英國統治,獨立建國,今年剛好是 50 周年。當地政府作盛大慶祝的同時,有專家就指出,過去 50 年斐濟人民歷經苦難,種族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馬來華人為何擁有中國心?(下)

1930 年,海峽殖民地政府通過法令,宣佈國民黨在當地為非法組織。抗議該法令的民國政府,則保證國民黨沒有興趣干涉馬來亞與英國事務。美國拉洛奇大學社會學教授 Azlan Tajuddin 認為,散居馬來亞的華人,對國民黨專注本土、忽略他們的做法愈益不滿。因為身在外地的他們,希望推動的政治議程,乃著重於馬來亞華人本身,而非中國本土。

【*CUPodcast】花費百年才廢除的香港蓄婢制

香港在開埠之前,富戶家中有幾個「妹仔」乃等閒事。但自 1841 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在港洋人得悉蓄婢制度後,感到強烈的文化衝擊,甚至提升至有關人權的討論。香港的蓄婢制由 1844 年開始為人討論,但要待到 1938 年,蓄婢制度才在法例上正式被禁。為何香港的「妹仔」問題,需要用上近百年時間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