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一直有留意香港種咖啡豆的情況,並從中發現了一種價值,或可說是香港農業的出路。
咖啡豆
|共13篇|
要有咖啡時光,先要避免咖啡飲光
等一個人咖啡難,但在全球暖化做成的資源危機下,找一杯咖啡可能已經很難。美國西雅圖的初創 Atomo 就預視未來問題,提供現在答案,研發無豆咖啡。至於在咖啡店中等人的你,不用擔心咖啡,可以放心等哪個人了⋯⋯
彭碧珊:中日咖啡農的港產咖啡夢 —— 望能世博飄香
置身 2 萬呎的粉嶺咖啡園,中日咖啡農金啟文,將下半生投入栽種港產 Arabica 咖啡豆。見她雙手捧著新一茬的出產,像抱著剛出生的嬰兒般,喜上眉梢。剛過去的周日(18 日),她廣邀友人和農場義工來品嚐咖啡,希望終有一天,能把香港咖啡豆帶到日本,參與 2025 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
咖啡與其發源地:全球最後的野生咖啡樹林
一覺醒來,匆匆出門後,很多打工仔都會選擇到咖啡店買一杯熱咖啡提提神,才到辦公室展開新一天的工作。現時我們享用到的咖啡,大部分都屬於小果咖啡,又稱阿拉比卡(Arabica),發源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的森林,後來被歐洲殖民者發現,並帶到世界各地栽種。現時全球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野生咖啡森林,在氣候變化下危在旦夕。
綠色和平:氣候危機關你事!咖啡迷要特別留意
打開 IG 搜尋「咖啡」,總會看到一張張精緻的文青打卡照,再配上一大堆 hashtags:「#chill」、「#coffeelover」等開朗活潑的字眼。不過,未來咖啡或需加上的新標籤:「#notavailable」。這是真實的存在。殺死咖啡的,正是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
種咖啡會餓死?南北回歸線間的產銷失衡危機
人類對於咖啡的需求不斷成長,而且毫無衰竭的趨勢,堪稱另類經濟奇蹟。但這利益龐大的「黑金」市場,落到源頭農戶的身上,結論竟是「種咖啡會餓死」?
咖啡新浪潮:恪守無糖無奶規則
對好些人來說,咖啡要加奶加糖,才是咖啡。黑咖啡於他們而言,感覺就像苦茶,但近年咖啡店出現了新浪潮,堅持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只為了令顧客品嚐到咖啡真味。
咖啡豆的命運,盡在澳洲?
早在數年前,咖啡業界經已響起警號,指氣候變化威脅咖啡豆的供應量。但時至今日,情況仍然嚴峻。為了改善問題,該組織現正進行國際性的多地品種試驗,在 23 個國家試植 35 種咖啡豆,以衡量豆在不同氣候下的表現。當中包括一些通常與生產咖啡沾不上邊的地區,譬如澳洲就有可能對咖啡產業作出最大貢獻 —— 南十字星大學的科學家將會試種 20 個「抗氣候」的咖啡豆品種。
泥砂、水銀、電池粉末,無本生財的越南咖啡
混入法式風情與東方口味的越南咖啡,或是到訪越南的遊客們必嚐一杯的當地特產。然而,越南警方近日揭發,有黑心工場專門以劣質咖啡豆混入電池粉末和其他有毒重金屬,進行染色和分銷,並且已經運作多時,涉及的有毒咖啡豆產量數以噸計。該咖啡工場的負責人承認,他們以賤價購入不符合大型咖啡工廠規格的垃圾咖啡豆,再混合其他「天然原材料」如泥巴和石頭粉屑,加入黑色的電池粉末為染色劑,似模似樣的炒上一炒,令咖啡豆看來像合乎規格的烘焙咖啡豆。警方並未透露這些電池咖啡有否外銷到其他國家,但工場負責人透露,本年至今,他們已經賣出超過 3 噸有毒的電池咖啡,銷量相當驚人。
如何沖一杯好咖啡
在云云手工飲料之中,一杯咖啡的滋味,特別依賴沖調者的手藝。影響咖啡質素的變數實在太多,而作為消費者我們能決定的唯有咖啡放到多涼多久才喝。偶然嘗試自家沖,即使手上咖啡豆和工具齊全,似乎都難以企及咖啡店質素。究竟,如何才能沖出一杯媲美咖啡店的咖啡?
護瞳行動:種咖啡豆的眼科醫生
「農民長期接觸陽光,較易引發白內障、眼乾等問題;另外農民不了解眼疾,例如不了解甚麼是老花,覺得老了看不清楚是正常的。」有一次 Patrick 看見咖啡農的女兒有外斜視問題,檢查下擔心她患有癌症,於是請她父母跟進。此後他開始思考如何結合眼科和咖啡兩種專業。每次 Patrick 探訪農場,都必定會携帶檢查眼睛的工具。
以後沒有咖啡喝了嗎?
全球每天消耗超過 22.5 億杯咖啡,人們幾乎把咖啡視為主要食糧。不過,未來咖啡供應量將大幅下滑,現時這種咖啡成癮的飲食習慣或要改變。全球暖化的問題席捲農業,咖啡產業受挫,農民所收穫的咖啡豆真是「粒粒皆辛苦」。
Live Norish:為何北歐人喝那麼多咖啡?
在挪威,每年人均消耗接近 10 公斤咖啡豆,和其他幾個北歐國家,長據榜首三甲。幾年前更加有標題寫到,Uten Kaffe,stopper Norge,字面意思是說沒有咖啡,整個挪威就停止運作了。這當然是誇張手法,但也成功凸顯咖啡在挪威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我一直疑惑,為甚麼北歐人喝那麼多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