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

|共34篇|

陶傑:林鄭月娥下台,香港更迷茫

出身上海、掛名港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中共政治局常委韓正 3 月 7 日宣稱,對下任特首有三個期望:「配合國家發展、解決住房短缺、維護國際金融中心」。「配合國家發展」是虛泛的,「解決住房問題」是長遠的,三者之中只有「維護國際金融中心」是實在而當前最緊急的。

蘇二:「零鄭」徹底失敗的人生

對工作胃口大的人來說,不讓她參與重要任務,是最大的折磨,自她做完那批無人問津的「底褲」口罩後,國家就沒有任務給她了,只當她是擋箭牌,把「國安法」的怨氣和不滿全堆到她身上,在如此打擊下,有理由相信,她的心理防衛機制已啟動,變得更冥頑不靈,更具攻擊性,更令人唾棄。

蘇二:領導災難系列(二)—— 「勝上癮」的庸才

她其實就是最經典的庸才領導,再不撤換,等於把香港推向死亡的深淵。歷任特首中,何以林鄭的破壞力是核彈級?因為她的精英主義心態最嚴重,自以為是全香港最打得,但實質能力平庸到不行,理想與現實之間落差大,所作決定便會帶來災難級後果。

陶傑:為何香港必然出事?

中國欽點了一位女特首,在 21 世紀國際城市的香港,這個人選本來有罕有的機會,可以結合西方賦權意識和現代的領袖管理學,在中國歷史傳統之外,別樹一幟。可惜她是前殖民地政務官出身,不是領袖的材料。若真有武則天的胸懷,香港不會淪於今日。

鄭立:金雞 —— 我們需要的政客只是演員,找演員當特首就是正解

我們可能不願意承認,但市民支持政客的標準到底是甚麼呢?因為他的政見,因為他的能力,因為他對香港未來的方向和取態嗎?還是,我們是看他的形象是否正面,是否長得好看,以及我們對他是否有親切感?撫心自問,現實的香港,標準本來就是後者而不是前者。「金雞」只是溫柔地把這個事實寫出來而已。

陶傑:由紅樓夢卜論女特首

林鄭做女特首還沒就職,先哀歎組班困難。特區二十年來劣幣驅逐良幣,精英人才逐漸在中國人政治的怪圈中消耗殆盡。所謂港英時代,榮任行政局或出任司級官員,形象高貴,今日則個個視之為熱廚房或活地獄。紅樓夢裡的女特首王熙鳳當然也明白在賈府中生存,不論個人多長袖善舞,不能沒有班底。

陶傑:埋地雷還是送賀禮?

1997 年,香港親中愛國迎接老董上台,眼中施政諸多不順,即聲稱「英國人撤走時埋地雷」,意思就是董建華天生有中華民族的英明智慧,港人治港,當家作主,不可能出事,若出現問題,是以彭定康為首的英國人埋地雷靠害,例如高地價和不肯與董建華合作的公務員隊伍。

陶傑:願天佑香港

林鄭月娥以 777 票當「選」,由於其過程是內服大量「西環抗生素」而成,而不是憑真正的民主實力洗禮誕生,過度使用抗生素的結果,是繞過兒童成長時自然發育的免疫系統,接受人工抗生素加固防守,以為退燒止痛於一時,實際上不只是揠苗助長,而是如港大傳染病學家袁國勇所說:反而減低自身的抗疫能力,令將來入侵的「細菌」(如果親中愛國派認定香港人尤其年輕一代的訴求就是「細菌」的話)增加了抗藥性,結果將會是百病叢生,小病化大,體質空前虛弱,前景堪慮。

專制的權力

“Arbitrary power is like most other things which are very hard, very liable to be broken.”

– Abigail Adams, second 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

英雄:林鄭政綱架空公務員,避「三座大山」

政綱建議「招聘有志於政策及項目研究、來自不同專業的青年人,以非公務員合約形式加入政府工作」,這不單是過往「行政吸納政治」的變奏,亦是報功酬庸的方法。假如林鄭當選,延續 CY 執政遺風,這些招聘回來的青年人只有兩類,一是商家財團安插的富二代、紅二代;一是根正苗紅的愛國打手,對真正吸納青年人聲音毫無幫助,黃絲、本土繼續要多幾多有幾多。借助這類掌權而又毋須問責的政治人員,能無視現有體制的束縛,慢慢架空公務員體制的政治角色,成為特區政府架構外的寄生組織。有規有矩?Who cares?

看似必勝

“Any coward can fight a battle when he’s sure of winning; but give me the man who has pluck to fight when he’s sure of losing. That’s my way, sir; and there are many victories worse than a defeat.”

-George Eliot, British 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