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疫情封鎖以來,人們減少出勤而在家工作,發現自己坐著的時間更長,增加失眠、抑鬱、肥胖、心血管問題和死亡風險。2011 年一項針對 20 個國家的研究顯示,日本人坐著的時間最長,平均每個工作日約為 420 分鐘。此外,該國自古以來已有席地而坐的傳統,涉及深厚文化、政治和宗教底蘊。「日本時報」近日就以「坐」為主題,剖析日本人「坐的文化」,探討他們是否已掌握正確坐法的奧秘。
身體
|共29篇|
【新詞】母化期:女性成為母親的過程
在英語世界中,「adolescence」是一個常用詞語,意指青春期。可是,若果提到另一個字「matrescence」,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這個字是由已故人類學家 Dana Raphael 在 1975 年提出,意思是女性「成為母親的過程」,這裡暫譯為「母化期」。英國新聞作家 Lucy Jones 便在今年發表著作 Matrescence,探討女性蛻變成為母親期間,要經歷甚麼轉變。
科學狗:食綜合維他命丸有何健康意義?
綜合維他命(multivitamin)多年來大行其道,不少廠商都聲稱配方能補充每日所需微量而重要的營養。然而,很多醫學界、營養學界人士都不認同此方法,哈佛醫學院醫學副教授 Pieter Cohen 甚至在「哈佛校報」指出,大多數人每天早上喝一整杯水,比吃維他命丸更好。因為「除了省錢之外,你更會因不須屈服於誤導性營銷計劃而感到滿足」。
AI 可改善頸椎骨折治療?
Mirror 演唱會受傷舞蹈員阿 Mo,據報有頸椎骨折及移位,接受手術後情況轉趨穩定。要治療頸椎骨折,把握黃金時間作正確診斷是救命關鍵,最近北美有醫學組織正在合作,以活動獎勵科技界開發醫療用 AI,協助醫生盡快確定頸椎損傷部位,期望長遠挽救更多生命。
方景文:癌症也要讓步!心臟病才是健康頭號殺手
香港著名導演羅啟銳早前因突發心臟病不幸辭世,固然令人惋惜。從醫學角度來看,我們常常提到癌症是人類健康的「殺手」,聞「癌」色變,原來心臟病才是頭號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統計,心血管病是全球頭號的致命元兇,當中冠心病更是最常見的誘因,一年死亡個案高達 890 萬宗。參考衛生署最新的 2020 年統計資料,因心臟病而死亡的登記死亡人數更高達 6,561 人,佔總死亡人數 13%,比例驚人。
科學狗:NMN 係乜?
近年興起 NMN 產品,聲稱可以「抗衰逆齡、身體機能年輕化」甚至「改善睡眠」,到底甚麼是 NMN,又是否真的如這些產品宣傳所言呢?
體感溫度,男女各有差別
踏入初夏,冷氣溫度常會令辦公室同事間出現爭論,或是令家中夫婦因此失和,因同一溫度,有些人覺得像置身「雪房」,但有些人仍覺不夠涼快。這種體感差距在兩性之間尤其明顯,過往已有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較高的室內溫度。澳洲邦德大學(Bond University)科學及醫系副教授 Christian Moro 及泌尿道生理學及藥理學博士生 Charlotte Phelps 近日在學術網媒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解釋男女體感相異的原因。
VR 不單看、聽,將來還…… 有 feel?
疫下足不出戶成新常態,加上元宇宙的興起,可以想像未來只需戴上虛擬實境(VR)眼鏡,即可與世界接觸。目前虛擬接觸仍停留在 3D 視聽階段,鮮有 4D 實感。但據雜誌「新科學人」報道,有研究人員嘗試使用薄荷醇(Menthol)及辣椒素(Capsaicin)等天然刺激物,模擬周圍環境對皮膚帶來的感覺,以創造出更逼真的 VR 體驗。
35 歲的拿度澳網奪冠,優勢在於年齡?
日前,西班牙網球手拿度奪得澳洲網球公開賽冠軍,創下個人 21 座大滿貫冠軍的世界紀錄。身為當今網球三大天王之一,拿度實力毋庸置疑,但已年屆 35 歲的他,決賽對現年 25 歲的俄羅斯選手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年齡差距不少。「悉尼晨鋒報」文章就指,即使年長十歲,拿度仍有某些年齡帶來的優勢。
李衍蒨:解剖黑歷史(下)
總括來說,畫作無可挑剔地反映出當時人們對解剖的熱衷,以及他們接受程度的演變。
李衍蒨:解剖黑歷史(中)
他發現蓋倫在古羅馬時期並沒有解剖過人類屍體,只是單純從解剖猴子及狗隻中觀察,並認為那些結構與人類相同!於是,Vesalius 推翻了所有的謬誤,並將自己的研究整合成內容豐富而詳盡的解剖圖文集「論人體結構」,成為了日後備受推崇的解剖書。
李衍蒨:解剖黑歷史(上)
在教皇下令停止解剖之前,達文西已經解剖了超過 30 個人,其摸索繪畫的 750 張解剖圖都很精準。不過,由於害怕被禁,這些圖像從未出版成書;如果能夠出版,相信對解剖學的發展有莫大幫助!
李衍蒨:天使的欲望
「Priapism」一詞指陰莖異常勃起,即沒有任何與性慾相關的刺激,該部位亦無法返回疲軟狀態。有研究曾指出,歷史上,被判處釘十字架死刑(crucifixion)的死囚都有機會出現這個症狀。我知道讀到這裡你會聯想到……
李衍蒨:屍體彈起及說話?
萬聖節快將到來,縱使今年未必如以往一樣有形形色色的鬼屋,但各種屍體或鬼魂彈來彈去的畫面依然很立體!放眼現實,屍體又真的會這樣驚嚇嗎?
由身體轉為心理的男士問題
年紀漸長,發福可能難以避免。部分人或一直深受身形問題困擾 —— 自覺身形不理想,進而有感不安、打擊自信,甚至影響性生活。儘管更關心個人身形問題的主要仍是女性,但男性的相關趨勢亦值得關注。據悉尼大學一項大規模研究反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因對身形不滿而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李衍蒨:永生的 Susan Potter
2017 年的春天,Susan 的屍體被鋸成 27,000 片 63 微米厚的薄片,並在約一年後組成一個高清、共享的人體地圖,與之前兩名計劃捐贈者一同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人體學習模型及人體地圖。
「交換身體」,對應心理障礙之法?
交換身體,看起來只是奇幻創作題材的一種,但在虛擬實境(VR)技術的幫助下,人們都有「變身」的機會。一項發表在 Cell Press 開放期刊 iScience 的新研究,便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一對對朋友交換身體。而在交換期間,「身體錯覺」使他們對自己個性的看法,甚至記憶能力,均有不同的改變。
要成為大胃王比賽冠軍,有何秘訣?
來自美國加州的 Joey Chestnut 在過往 14 屆熱狗競食賽(Nathan’s Hot Dog Eating Contest)中奪得 13 次冠軍,堪稱大胃王界的米高佐敦。在本屆比賽,他甚至創下在 10 分鐘裡鯨吞 75 隻熱狗的驚人紀錄。能在短時間內吃下那麼多東西,到底是因為身體結構天生異稟,還是勤於鍛煉下天道酬勤?
年長但不一定老?靠眼掃描檢測生理年齡
每個人年齡都會隨時間增長,但身體衰老的速度卻不一樣。科學界多年來都未能找到統一測量身體退化程度的方式。來自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眼睛掃描器,只要對眼部晶體進行光學檢測,就能得出生理年齡,令追蹤活人的衰老過程變得無痛又簡單。
歷史中不能承受之重:脂肪文化史
唐朝認為豐滿圓潤才算是美,究竟是否人類歷史的例外?美國歷史系教授指出,古時人類曾經普遍崇拜脂肪,但各地氣候、經濟、宗教和文化演變,脂肪的文化意義亦一再改寫。後來歐洲人眼中,肥胖甚至淪為墮落象徵,健美才是救贖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