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鳥

|共13篇|

禽流感蔓延,南極企鵝都無得避?

這次席捲全球的 H5 亞型毒株屬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嚴重程度前所未有,影響除了最明顯的雞蛋供應減少、價格上升,病毒亦已愈常在野生鳥類甚至其他物種上出現,包括與人類切身相關的哺乳動物。由於目前仍以鳥類最受威脅,有科學家開始擔心,遠在南極的企鵝一旦受禽流感侵襲,將造成可怕打擊。

疫情後遺症:即棄口罩糾纏野生動物

「後口罩時代」下,選擇的自由終於回到個人手上。口罩令撤銷,或者有人仍會外出佩戴口罩,但野生動物似乎沒有選擇。近年全球人人使用即棄口罩,遺下大量塑膠垃圾。疫情大流行期間產生數十億計個口罩、手套,令塑膠污染問題更趨嚴重,並對野生動物構成持續數十,甚至數百年的風險。

信天翁離婚原因:氣候變化

有些動物堅持一夫一妻,信天翁便是其中之一。信天翁一旦找到伴侶,就幾乎永遠不會分手,直至多年後死亡將之分開。不過雜誌「大西洋」報道,鳥類生物學家觀察過去 20 年福克蘭群島新島 (New Island)上的信天翁,發現離婚率有所上升,原因與氣候變化有關。

冒犯種族、殖民主義…… 物種改名的文化戰爭

人們發現物種後會加以命名。命名可能是根據物種特徵,又或任何命名者聯想到的事物,例如「吉卜賽蛾」和「吉卜賽蟻」。近期美國昆蟲學會的「更好俗名計劃」(Better Common Names Project)便指,部分物種的名稱可能冒犯特定種族及文化群體,或會掀起一場重新命名的風潮。英國「每日電訊報」資深撰稿人 Joe Shute 就擔心,物種會被捲入自然文化戰爭。

【展覽】「此地是朵泥」—— 香港與樹交織的詩篇

如果要訴說香港的故事,你會從何入手?可曾想過社區內的樹,也有不少有趣故事,甚至與香港歷史息息相關?YMCA the DOOOR 策劃的「再發現.尖沙咀」今年以「此地是朵泥」為名、「樹木」為題,配以展覽、劇場及導賞活動,從尖沙咀及市區常見的 12 種樹木中,探討及呈現樹木與本地之間交織的故事。

禁飛下,旅居挪威的遊客 —— 三趾鷗

挪威北海岸是觀賞極光及冰川的旅遊聖地,當地不斷興建酒店以應遊客需要,預計每年接待 230 萬遊客。但在旅遊限制下,人類旅遊業不景氣,另類遊客「三趾鷗」卻不受限,正湧至當地旅居。挪威生態研究員就應這些瀕危雀鳥旅客的需要,在特羅姆瑟(Tromsø)設立酒店,助牠們與人類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