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一隻灰狼越過一座冰橋,從加拿大踏足美國皇家島。該島位於密歇根州蘇必略湖沿岸,以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聞名。近日發表於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的論文表明,牠的到來改變了當地廣大狼群的命運,讓牠們擺脫疾病和近親繁殖帶來的打擊,並引發連鎖效應,改善了整個森林的生態平衡。
生物多樣性
|共23篇|
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最新戰場:環境仲裁
近日阿塞拜疆對同屬南高加索國家的亞美尼亞提出法律挑戰,指控亞美尼亞在佔領具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近 30 年期間,破壞當地的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這是首次有國家根據「伯恩歐洲野生物種保育和棲地公約」(Bern Convention),尋求與他國之間的仲裁,如果阿塞拜疆勝訴,將會開創先例。
寄生蟲會隨暖化消失,卻不是好事
傳播萊姆病的蜱蟲、傳播瘧疾和寨卡病毒的蚊,以及令人感染南美錐蟲病的接吻蟲,皆因氣候變化而擴大其活動範圍。但寄生物種因和暖天氣而活躍的情況,原來只屬例外。上週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表明,在多達 85 種寄生蟲當中,大部分數量會在 140 年內減少,對整個生態系統敲響警號。
COP15 生物多樣性協議,為何要強行通過?
關乎全球未來的 COP 27 在 11 月才剛結束,另一個攸關重要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5 次締約方大會(COP 15)第二階段會議本月在加拿大舉行,最終通過史無前例的協議,旨在扭轉數十年來威脅世界物種和生態系統的環境破壞。協議具體內容是甚麼?表決過程中,只有剛果民主共和國提出反對,作為世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之一,這個非洲國家反對原因何在?
Ryan Fung:COP15「生物多樣性公約」好與壞
春秋代序,2022 年對氣候變化和生態世界算是有形無實的一年,剛剛加拿大蒙特利爾(Montreal)「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5 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跟之前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一樣,落實的條文流於空泛,口號多,行動缺。
聖誕樹被忽略的環保作用
英國每年售出超過 800 萬棵聖誕樹,美國估計有 2,500 萬至 3,000 萬棵。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選擇以活聖誕樹作裝飾的千禧世代比嬰兒潮一代高 82%。其實聖誕樹對環境的利弊,不單關乎它和人造樹在碳足跡上的比較;其種植涉及土地運用,對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的影響更遠超乎想像。
Ryan Fung:生物多樣性試當真
要搞好 ESG,令整個地球更可持續發展,不能只限於關心減碳,也該關心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更認真探究全球生物多樣性迅速流失,以及了解當中所構成潛在的一系列風險。
【*CUPodcast】 ESG 傾呢啲:COP15 峰會在即,各國如何應對全球生物多樣性挑戰?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於 12 月在加拿大舉行。各國如何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進程,為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出力?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繼續討論生物多樣性議題,了解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現況。
【*CUPodcast】 ESG傾呢啲: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人類有多重要?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甚麼?對人類有甚麼影響?生物多樣性一般分為三個層面,包括遺傳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我們帶來各種益處。今集「ESG 傾呢啲」就請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生物多樣性的議題。面對全球生物多樣性迅速流失,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在城市中與蜜蜂生活,英國的綠色生態巴士站
平日經過巴士站,你會否抬頭,看看車站頂有甚麼?英國近年建起多個特色巴士站,車站頂種花種草,讓人們在城市中和蜜蜂一起生活,提高牠們的生存機會,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創造更多可能,同時為城市降溫和減慢溫室效應。這個名為蜜蜂巴士站的計劃,未來更有可能擴展到其他國家。
載入史冊:烏克蘭保城保生態的人造氾濫
在俄烏戰爭初期,俄軍直逼伊爾平河及基輔邊界期間,剛好河水突然上漲,迫使他們折返。這次是佔地數萬公頃的濕地生態系統相隔 70 多年來首次再度氾濫,不過卻並非自然現象,而是由烏軍炸毀大壩造成。濕地恢復舊貌之後,專家想到戰爭下的「野化」,不僅有利軍事防守,更有助保持生態多樣化。
在保育學家努力下,美洲豹有機會重現美國?
由於人類過度捕獵、城市擴張和環境污染,地球上很多珍貴動物已絕種又或者瀕臨絕種,威脅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保育學家嘗試扭轉劣勢,近年也有一些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分享專家如何嘗試令美洲豹(jaguars)重現美國。
生機處處:絕種原牛可以重現歐洲大陸?
在中世紀以前,野生原牛(aurochs)曾經在歐亞大陸和北非地區四處奔馳,人類視牠們為珍貴獵物,一些歐洲王室會珍藏牠們的頭角。相信到 1627 年,世上最後一頭原牛在波蘭被獵殺,該物種從此消失。不過,有科學家或能令原牛重新在人世間繁衍。
種樹救紅松鼠,或會適得其反?
為應對氣候危機及促進生物多樣性,英國近年在各地擴建針葉樹種植園,然而此舉卻有可能威脅其中一種要保護的物種 —— 紅松鼠。
外來小龍蝦釀生態災難 引天敵就得救?
小龍蝦備受民眾喜愛,卻是一個讓很多國家深感頭痛的存在,皆因它們部分屬外來物種,繁殖力強、適應力高,在自然環境中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是破壞「原住民」棲息地的殺手,同時使河流和湖泊退化。不過,近年有美國科學家發現,現時所捕獲的鏽斑小龍蝦數量正在減少。
地球之友:自然資源對環境風險投資至關重要
唯有透過企業以至金融投資者的共同努力,大自然才可以被保護、回復生氣及可持續地發展。方法之一,就是將自然資源成本納入估值。
植樹的黃金法則
叢林為全球 4 分 3 動植物的棲息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為人類提供食物、燃料及藥物。然而,全球原始熱帶森林正逐年減少,每年消失的面積與丹麥的大小相約。科學家作出警告,並呼籲所有國家必須把植樹列為未來 10 年的當務之急。但種不得其法,恐會適得其反,多名專家便糾正大眾對大型植樹的誤解,並提出有效推行的黃金法則。
【動物通道】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
野生動物的生境中沒有紅綠燈,為生存,牠們有時需要賭上性命跨越人類世界的道路。過去數十年,一些地方當局意識到基礎建設雖然方便人類,卻限制了動物生存範圍,便開始在行車道路上建立動物用通道,讓牠們可以安全到達更遠的地方。像瑞典近日就宣佈將建造一系列馴鹿天橋,以協助動物穿過繁忙車道。
大規模植樹,真的利多於弊?
面對氣候變化,人類既要改變陋習,減低碳排放,另一方面多種植樹木,以補充以往砍伐樹林後的流失,以及增加碳儲存量。然而,新研究顯示,「植樹運動」這種理想做法,效果可能不如想像般美好,BBC 新聞引述研究指出,大規模植樹反而不利於環境。
【Soul Monday】昆蟲學正消亡,Pokemon Go 救得了它嗎?
過去幾年,昆蟲數量銳減,尤其以蜜蜂為甚,「紐約時報」更稱之為「昆蟲的末日(Insect Armageddon)」。研究牠們的學科也難免受到威脅。在德國舉行的昆蟲學會議,就如何拯救夕陽學科展開討論,科學家開始考慮用 Pokemon Go 的方式,鼓勵新一代收集昆蟲,從而接觸昆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