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平台 Book Depository 與網購龍頭 Amazon 分庭抗禮多年,2011 年被對方收購後,最近宣佈即將結業。有長期顧客坦言萬般不捨,究竟這家網上書店有何特別,以致吸引這麼多忠實顧客?他們又如何看待這家網上書店?
Amazon
|共52篇|
從亞馬遜事件,看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
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員工從 5 月起每週最少有 3 日前往辦公室工作,有員工不滿安排,在 Slack 頻道起草内部請願書。事件引起社會對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之討論,也在重新定義何謂「好工作」。
需要裁員的亞馬遜,只能走廣告舊路嗎?
去年亞馬遜廣告業務增長 58%,收入超過 310 億美元,成為僅次於 Google 和 Facebook 的美國第 3 大網上廣告銷售商。今年首 3 季的廣告收入,已超過該公司從 Prime、Prime Video 以及電子書和有聲書收入的總和,更計劃大額投資軟件,拓展廣告業務。亞馬遜在廣告界崛起,對數百萬商戶和用家產生哪些連鎖效應?
林喜兒:煲劇精選
不論是被迫還是自願,又到了留家抗疫的日子,加上農曆新年假期將至,更是煲劇的黃金檔期。漫長的日子如何解悶消遣,當然要揀一套高質素的劇集,可以讓你暫時忘記外面世界的荒謬,同時又能對未來有所期待。以下精選的劇集,都是即將推出新一季,就趁這些日子好好準備,迎接新季的來臨。
林喜兒:今個假期有咩睇?
又到了可以盡情煲劇的長假期,聖誕新年推出的新劇,除了講求氣氛,情情愛愛溫暖家庭外,在這個黃金檔期,也少不得重量級之作。
亞馬遜進攻醫療保健,輕而易舉?
亞馬遜正推出一系列醫療保健服務,像是線上藥局、遙距保健等。同時,它也利用雲端運算服務(AWS)來穩定發展相關功能、創建新的保健操作系統,包含管理醫療紀錄、利用人工智能預測個人何時可能生病等。它的目標客群範圍大得驚人:消費者、擔心成本的僱主,以及相關醫院和健康網站。
醫療成本失控,遙距配 AI 會是良方?
在美國,醫療保健成本已經失控。但同時,新趨勢正在出現。AI 在大數據運算協助下,為新治療和保健計劃的發明,開闢了大道。追蹤健康的設備變得更「智能」,應用也愈廣泛,可能會成為更多人的偏好。
立法保護獨立書店:法國網購書籍設最低運費
聞名遐邇的巴黎莎士比亞書店,去年受疫情打擊一度傳出倒閉噩耗,其實法國 3,300 間獨立書店面對的威脅,還有 Amazon 等網購平台的惡性競爭。法國最近就通過法例,為網購書籍設定運費下限,阻止網購平台繼續以免運費壟斷市場,以拯救被視為重要文化財產的獨立書店。
Disney+ 為何是 Netflix 最大敵人?
這凸顯的是「市場無邊界」。市場競爭從不只限於看得見的對手,那些表面上八竿子打不著的業者,隨時可能會跳進來分一杯羹。當電玩大廠任天堂也要拍電影、手機龍頭蘋果也涉足串流,意味著遊戲、影視、電商與科技間的界線,將會愈來愈模糊。
串流影音群雄割據:Netflix 如何應對?
過去串流市場比的是版權,迪士尼等先行者佔有優勢。但亞馬遜、蘋果出手,證明了只要有錢,就有版權。這意味著光靠擁有作品已不足以領先,導致各家大廠想要搶佔先機,就必須另出奇招。
亞馬遜接班人,從貝佐斯的「智力陪練員」到坐正之路
7 月 5 日,亞馬遜成立週年紀念日,53 歲的 Andy Jassy 取代貝佐斯接任該公司行政總裁,而貝佐斯本人則於 7 月 20 日搭乘旗下 Blue Origin 的火箭上太空。這兩則消息,對亞馬遜股價或其 1.7 萬億美元的市值影響不大。市場的「不在乎」,或許證明了投資者現在對貝佐斯過去 27 年創造的公司機器十分信任。
亞馬遜新任 CEO,如何解決貝佐斯留下的「地球任務」?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在寫給股東的最後一封信中表示,希望改善亞馬遜作為僱主的聲譽。對於一家擁有逾 130 萬員工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一些投資者表示,考慮到該公司的全球規模和聲譽繼續受損的風險,這是一個需要全心全力投入的挑戰。
印度零售業改革,關鍵盡在雜貨店?
台灣有柑仔店,香港有雜貨舖,印度也有 kirana。3 年前「華爾街日報」曾經報道,沃爾瑪耗資數十億美元,進軍擁有近 14 億人口的印度市場,卻敵不過這個本土對手 。時至今日,從本地薑信實集團(Reliance)到網購巨頭亞馬遜,為了擴展各自的供應鍊,仍要爭相「籠絡」這些士多。何以一國的零售業改革,關鍵卻在社區小店?
Neo:Modern Love —— 奇蹟就在每一天,管它是否聖誕節
Modern Love 並沒停留在感情路上的徬徨、遺憾和不安,而是透過這些在現實發生的故事,給予觀眾微小卻實在的希望 —— 無論是愛錯了人、錯過愛人,抑或愛的方式、時機、對象出錯,這些都不要緊。只要願意敞開心房,在這座人來人往的城市,總會有誰願意聆聽,給予陪伴和力量。
獨立書店的可能:在米蘭賣書的唐吉訶德
為抗衡 Amazon 及其他競爭對手,米蘭賣書人 Luca Santini 在其實體書店倒閉後,開始踏起紅色賣書單車,將書送到讀者家中,讀者都稱他「賣書的唐吉訶德」。武肺疫情前,他在這場「惡鬥」中本無勝算,但疫情下反令讀者重新發現獨立書店「以人為本」的好處。
屢遭非議的求存方式,是對是錯?
紐約 Strand 書店自 1927 年以來,經歷不少風雨,仍能安然屹立在曼哈頓,卻難敵武漢肺炎。東主 Nancy Bass Wyden 坦言書店正面臨「絕種」危機,為了救亡,她不僅在社交網站公開求助,早前更大手投資在最大對手 —— Amazon 的股票上。
有病仍要上班的亞馬遜員工
美國數以百萬計的人為避武漢肺炎,安坐家中上網訂購藥物雜貨,消息指龍頭網絡零售商亞馬遜(Amazon)這段時期的雜貨訂單量,比平日高出 50 倍。不過,公司是電子商務企業,但仍依賴工人繼續工作,貨物倉庫本身就是群聚之地,加上要收發不同地方的貨品,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不低。近日「紐約時報」訪問 30 多名倉庫工人、現任及前公司員工了解情況,發現亞馬遜的措施似乎跟不上變化,不少員工生病仍堅持上班。
林喜兒:活著才能復仇
「Living well is the best revenge」,抑或「Revenge is the best revenge」?此時此刻的香港,這兩句對白似乎是熟悉不過。Amazon Prime 早前推出的新劇 Hunters,說的正是一個復仇故事。
林喜兒:The Marvelous Mrs. Maisel 第三季 —— 人人當自強,獨立原是本性
第一季的驚艷,到了第二、三季成了熟悉的節奏,Mrs Maisel 已是自成一家的品牌。雖然這季埋下了很多危機,但我們都知道 Midge 已下定決心,不會再走回頭路,也相信製作人要為她撰寫一個巨星成名之作。
網上購物,小心買到…… 垃圾?
網購方便,但同時危機四伏。美國近年有不法之徒專門在垃圾站「尋寶」,把尚有價值的物品清理乾淨後訛稱是「全新商品」,再擺上 Amazon 售賣。事件去到最近才開始發酵,「華爾街日報」嘗試聯絡其中的商家,更派員模擬整個過程,看看是否真能「無本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