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共17篇|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5 —— 文化傳承講求極致

當看到日本的麻雀選手穿著像賽車或田徑運動員般的運動服,上面印了多個贊助品牌的商標時,就知道這是一門大生意。因此在推動麻雀文化前,要先問能否把它變成一門生意?當這門生意能夠養活正在參與這門生意的人時,才是真正的文化傳承。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3 —— 麻雀比賽中被遺忘的兩個角色:裁判與戥腳

麻雀是個固定人數的比賽,一定是以四人為單位,當分配好後,就不好隨便改變。若是足球比賽,大家多打一個少打一個,或許會影響強弱之勢,但只要雙方同意,比賽還是可以繼續。可是打麻雀就缺一不可了。因此主辦方得準備好一定戥腳人數,以應付臨場需要。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2 —— 麻雀在老外和華人眼中的區別

試問有哪個校董會願意借出禮堂,給人家去舉行一場麻雀大賽?哪怕這場比賽根本不牽涉半點賭博成分。因為在華人眼中,麻雀早被定義成發生在掛著霓虹燈的竹館中,某個角落還有著關二哥神位、下面供著祭品及插著刀的薑。即使打麻雀不算是非法活動,但難免都是會跟三教九流、難登大雅之堂等詞彙掛鈎。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0 —— 關於廣東牌和台灣牌之間的爭持

有人認為台灣牌有一定程度的難度和技術性,更能凸顯雀手技術,亦可增加刺激感;但也有人認為身為海外香港人,打廣東牌才是「根正苗紅」。當然,台灣牌支持者認為其實有不少港人在香港早已打著台灣牌,因此更為普及。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8 —— 麻雀房,只有海外才能擁有的奢華

一旦移民到英美,眼界豁然開朗,家裡突然擁有大量可發展空間,房子的閣樓和地庫是聞所未聞的新大陸,成為了你個人的明日大嶼,等著你去開發,因此各種各樣過去的興趣都可以搬回家中進行,於是終於可以買一張比車子還要奢華的、不摺疊的、純粹的麻雀桌。這個要是在香港,實在困難。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7 —— 對於海外港人自發組織 Logo 的想法

Logo 設計和練習功夫一樣,不以實戰做案例,是很難研究出來。在這點上,筆者就試以近日網上留意到的英國麻雀大賽 Logo 作為討論準則,與其他如雨後春筍的香港人團體分享,從專業設計角度看這樣的 Logo,應該如何改善。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4 —— united by the wind,團結於逆風順風中

四方城上英倫歲月,無限鄉愁,都團結於牌局中。聽到英國有港人組織,決定以麻雀聯繫感情,其口號正是 united by the wind。要是蘇格蘭人能以風笛演繹其勇悍民風,那香港人正好用麻雀來體現我們思考縝密.大膽的槓,小心的上。轉章變陣,大象無形。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3 —— 他鄉遇故知,四圈解鄉愁

在我成長的年代,香港有著大量麻雀,我不肯定是否當年打麻雀運動而導致有大量麻雀向南逃亡,但面對這樣的打壓,麻雀不單沒有滅絕,反而一直擴散。在我來到英國後,才發現香港品種的麻雀,原來一直有橫跨歐亞、飛到英倫島嶼,並扎根於此。

鄭立:龍堡 —— 細個去飲有冇試過將麻雀砌成金字塔?

當大家還是未懂得打牌的兒童時,有沒有試過把麻雀當成積木玩?我相信應該很多人都試過,特別是拿那些麻雀牌當磚頭,砌成金字塔。可能有人想過,要把這種砌麻雀金字塔的遊戲變成桌遊吧?「龍堡」這個遊戲,正是把麻雀金字塔變成一種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