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貿

|共13篇|

西進觸礁,TikTok 改到東南亞大展拳腳

TikTok 現為全球下載量最多的應用程式,但在美國這個最大市場及其他西方國家,以至於非洲大片地區,正面臨禁令威脅。為了擺脫困境,這個中資社交媒體已把總部遷至新加坡,著眼於擁有近 7 億消費者的東南亞市場。「經濟學人」分析,TikTok 涉足當地的電商大戰,將令其他對手付出高昂代價。

歐盟數碼新法到來,誰受影響?

歐盟推出的「數碼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DSA)經已生效,旨在確保網絡安全和用戶個人私隱,並阻止散播非法或有害內容。目前 Google、Facebook、TikTok 和其他在歐洲營運的大型科技公司已實施 DSA,如有違規可能面臨數十億美元罰款。

缺乏科技含量,直播電商能走多遠?

直播購物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鏡頭前的直播主,如李佳琦(Austin Li)等網紅只靠一次直播,就能賣出逾 10 億美元的商品。而網紅拿到的佣金多寡,取決於直播平台、追隨者數量以及銷售成績。同樣的模式套用到歐洲,卻是橘逾淮為枳。

初創公司也能抗衡 Amazon?

巴黎初創公司 Ankorstore 被視為成功抗衡 Amazon 的歐洲企業,創業兩年多,公司估值已達 17.5 億歐元。這間電子商務公司深知若論低價、方便及快捷,必定難與巨頭對抗,所以他們選擇與歐洲獨立品牌及小商戶合作,讓各地小店能出售更多獨特產品,而顧客亦可購得高質素的心頭好。

成為亞馬遜倉庫的代價:癌症

疫情下網購量本已極增,Black Friday 及 Cyber Monday 大減價也促進消費,接下來又要準備迎接聖誕佳節,無止境的購物欲令網上購物公司貨倉應接不暇,更令貨倉所在的社區備受各種污染困擾。根據物流顧問公司 MWPVL 的亞馬遜設施消費者報告數據庫,位於洛杉磯以東的內陸帝國地區(Inland Empire)擁有美國第三大亞馬遜倉庫,亦是大型電子商務中心,但居民的健康正因區域出現大量貨倉而受到威脅。

疫症之下,實體書還能怎樣賣?

武漢肺炎持續肆虐之下,各地書展都延期或取消,不少書商轉而推出「網上書展」賣書。但若人人網購書本,小型書店又該如何在「疫」境下掙扎求存?在美國,初創公司 Bookshop 為獨立書店提供網上銷售平台,目標是削減亞馬遜(Amazon)在圖書銷售上的巨大市場佔有率,並將其轉移至長期艱苦經營的實體書店。

二手貨,中國人要爆買了

過去,中國人一般不愛購買二手貨。彭博專欄作家 Adam Minter 近日發表的文章則指,鑑於債務水平上升、物價上漲及貿易戰影響,中國消費者持續強勢 30 年之久的購買力已疲憊不堪。二手貨市場成為中國現時經濟衰退下,少見出現顯著增長的領域。中國一手零售商現時陷入困境,但對二手貨市場來說,卻是一道福音。

亞馬遜銷售新招:讓牛奶與廁紙的價格像股票一樣波動

你在網站上搜尋一箱衛生紙,價格標示 25 港元;忽然來了一通電話,一轉頭你關上了電腦,等到隔天想起來再搜尋,價格已經飆升到 28 元。這種日用品價格變化簡直像是股票漲跌一樣的場景,發生在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亞馬遜。他們稱之為「動態定價」。

美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可打擊中國山寨貨?

白宮宣佈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程序,指萬國郵聯下的國際郵費政策對美國不公。從中國運送貨物到美國東岸,運費比從境內西岸送至東岸更便宜,令中國生產商可以低廉郵費向美國消費者出運商品。生產保溫杯的美國公司 Mighty Mug,其創辦人 Jayme Smaldone 便於「大西洋」撰文,講述退出的必要。

Chester Ho:印度,兵家必爭之地

過去 3 年,印度 GDP 均錄得 6% 以上的增長,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輸入國,國際社會熱烈討論它是否會成為下一個中國。世界級企業當然不會放過擴充業務的機會,來自五湖四海的財閥一直覷覦印度這塊肥肉,卻礙於政策、文化等問題未能取得滿意的成績。就以網上零售為例,亞馬遜、沃爾瑪、阿里巴巴多年來各自以自己的方式進入印度市場。與歐美、北亞這些市場不同,印度有過半的人口居於鄉郊地區,缺乏網絡基建,而且零售商規模比較小,加上主要使用現金,網上零售業務並不蓬勃。面對如此惡劣的投資環境,外資依然願意充當開荒牛,當然是因為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