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美國一間學校被家長投訴,指 6 年級學生在講授文藝復興的課堂上,所看到的 3 張大衛像圖片為色情教材,校長被迫辭職,事件引起廣泛討論。弔詭的是,其實從大衛像到勞孔群像,古老雕塑多是肌肉發達、陰莖短小的男性。「德國之聲」就此訪問專家,剖析背後的文化意義。
雕像
|共5篇|
巴黎黃昏工藝:象牙雕刻
象牙本是雕刻家愛用的素材,卻導致大量大象被殺;隨著國際象牙貿易被禁,相關工藝品市場亦迅速沒落。在巴黎精品店林立的波拿巴路一間招牌寫著「Ivoire」的小店內,一名老人正在窗前的工作枱修復象牙製品,他代表的,可能是歐洲最後一批象牙雕刻家。
披著希臘長袍的佛陀:佛像起源考
古希臘文明與印度佛教,是古典時代的兩顆璀璨明星,在教科書中通常被當成互不相干的課題,但其實兩者確有互相影響的痕跡,印度佛教石窟不但有希臘人捐獻的記錄,史上最早的佛像造型更有顯著希臘特徵。究竟雕造雅典娜女神像的工藝,是如何輾轉用在佛陀和菩薩身上?
【鯨尾救車】荷蘭鹿特丹:古怪雕塑城市
荷蘭港口城市鹿特丹(Rotterdam)郊區,日前發生列車出軌意外,幸而一座高十米的鯨魚尾巴雕塑「托住」出軌車廂,拯救了駕駛員一命;這座建於 2002 年的雕塑,恰好名為「被鯨尾所救」(Saved by a Whale’s Tale)。歐洲各地有許多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雕塑,不過鹿特丹就比較奇特,除了「被鯨尾所救」,這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的城市,藏著不少造型奇異的雕塑與裝置藝術。
面對百年前的殖民歷史,不能再美化了
在德國,納粹時代及東西德分裂的歷史雖已受正視,並轉型正義,但殖民帝國時期的黑暗歷史,卻一直被政府及大眾所忽視。近日「德國之聲」就專文探討,這種忽視風氣正慢慢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