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

|共38篇|

產科沙漠:美國女性生育之難

低生育率的影響之一,是令女性更難生育。美國愈來愈多醫院關閉「門可羅雀」的產科部門,以免人手不足下勉強營運而造成事故。更多老化或鄉郊地區變成所謂的「產科沙漠」,全縣沒有醫院、分娩中心及有接生經驗的醫生和助產士。這有可能導致嬰兒健康狀況惡化,孕產婦死亡率更達到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後疫情時代護士成稀缺資源,窮富國掀另類爭奪戰(下)

儘管專業人力輸出能為窮國帶來外匯收入,進一步提昇經濟,但醫護人員畢竟不能以純商業考量,大量外流會引發道德疑慮。從已經缺少人力的國家挖角,要如何確保沒有剝奪他們的寶貴資源?尤其非洲狀況更複雜,每千人可能只有 0.1 名護士,遠低於全球平均的 4 人。

能醫不自醫:加拿大急症室服務「垂危」

移民潮之下,加拿大這個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吸引不少人到當地開展第二人生。但那套為人稱羨的全民公費醫療保健系統,卻在最近數月陷入危機。各地醫院的急症室由於人手不足,被迫暫時關閉、縮短時間甚至停止服務。對於規模較小的醫院,這種情況已經司空見慣,如今卻連多倫多等大城市,也無法倖免。

鴻若遠:「災後五日」—— 點揀都輸的兩難抉擇

今年 8 月,Apple TV+ 推出了「災後五日」(Five Days at Memorial)的劇集,它是根據曾獲普立茲獎「調查性報道獎」得主 Sheri Fink 的作品「在紀念醫院的 5 日:風災重創醫院中的生與死」(Five Days at Memorial: Life and Death in a Storm-Ravaged Hospital)所改編。

【聽天由命】塔利班治下,阿富汗的荒謬醫療

塔利班重掌阿富汗,帶回了嚴刑律法,也造成全國財困。醫護無薪水、醫院無資源,惟衝突及疫情持續,前線人員即使要無償工作,亦不願袖手旁觀。但他們有心,偏院方無意 —— 管理者非科班出身,只顧效忠頭目,謹奉教條行事。於是全院上下的當務之急,不是救人治病,而是建清真寺。

醫療體系崩潰關鍵:市場失靈?

2 月 4 日,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有意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以應付公營機構醫生短缺問題。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在認可醫學院畢業,據指認可名單共有 100 多間學府,包括多間中國大學。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就憂慮,非本地培訓醫生質素參差。究竟香港是否缺乏人才?要理解香港醫療體系問題,或要從一個經濟學概念入手:市場失靈。

艱險我奮進:投考醫護人數急升

過去一年,全球人類目睹醫生、護士、公共衛生官員及研究員,在這場持日曠久的抗疫戰上,如何犧牲時間、體力甚至性命,治療病患的同時,助大眾克服危機。雖然疫症未見平息,近日甚至出現新變種,令前線醫護更加吃力,但年青一代未有因此畏懼,反而深受鼓舞而欲加入其中,報讀醫護的人數喜見增幅。

醫療系統快將崩潰,日本醫護年關難過

日本第三波疫情惡化,單日新增感染個案及重症人數同創新高。爆發全國最大感染群組的北海道旭川市,以及重症病床使用率逾 7 成的大阪府,需由政府派遣自衛隊護士支援。東京醫師會更警告,大量高齡入院或情況嚴重的病患,使前線人手不敷重荷,醫療系統快將崩潰。但當局仍未叫停支援項目 Go To Travel,甚至準備明年迎接海外旅客。

【Soul Monday】30 多年後再會救命恩人

1983 年底,年僅 4 歲的 Deirdre Taylor 在紐約一場大火獲救。往後 30 多年來,Taylor 一直難忘消防員的救命之恩,並隨著年齡增長,愈發希望找到對方並當面答謝,而此念頭在她成為急症室護士之後更為強烈。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早前她回紐約拯救武漢肺炎患者,巧合之下終於和救命恩人取得聯絡。

【Soul Monday】急救員之子研發抗疫用救命設備

疫症當前,無論是否醫護人員,人人皆可出一分力。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生 Kentez Craig 修讀機械工程,受到擔任先遣急救員的父母啟發,自己也想為土生土長的亞特蘭大市作出貢獻。過去兩個月,他與校內團隊合作,利用自己的專業開發防護及醫療裝備,協助急救人員應對武漢肺炎的威脅。

【瑪麗手記】稍歇的歡顏

COVID-19 肆虐香港至今,瑪麗醫院的急症室同工,以及感染控制組成員,都時刻謹守崗位,讓市民在疫症下仍能安心生活。幸而在這期間,從並肩作戰的同袍,到始終相挺的親友,甚至素未謀面的市民,所給予的關懷、支持和鼓勵,都令他們笑容常在,以謹慎而樂觀的態度,積極工作,勇敢抗疫。

醫生護士當網紅,就能一解大眾疑慮嗎?

經武漢肺炎一役,世界衛生組織的中立性備受質疑,各國政客的無知及醜陋的政治操作更是表露無遺。在不能信任官方權威的年代,醫護專業就成了眾人仰望的對象。不少醫生學者選擇在社交媒體發表意見,令他們一躍成為網上紅星。突然手握公共影響力的他們,真的能為社群帶來正面影響嗎?

前線護士自白:對不起,我辭職

當武漢肺炎侵襲逾 100 萬名美國人,當地護士卻要在防護裝備不足之下,站在前線對抗病毒。當中一些人批評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發出的新指引,令他們像被即用即棄,安全毫無保障,為了個人及家人的健康著想,唯有辭職保命。但告退以後,這些護士失去心愛的工作,更要承受逃兵的罪名。

【圖輯】前線之上

職業無分貴賤,但在疫症大流行下,每位謹守崗位、服務社會的人員,比任何時候都令人欽佩。他們身處世界不同角落,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致力讓大眾在非常時期,盡量過些正常日子。口罩和護目鏡雖模糊了臉容,但這批站在抗疫前線的男女,全都有名有姓,還有各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