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有不少宣稱自治甚至獨立的社區,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克里斯蒂安尼亞自由城(Fristaden Christiania)便是其中之一。嬉皮士自 1971 年起便佔據這個廢棄軍事基地,建立無政府主義烏托邦,人們只要不傷害鄰居,就能在丹麥市場經濟之外自由地建屋、生活。自由城隨處可見大麻買賣,多年來政府都曾嘗試執法,但收效不大。直至近年幫派佔據社區,就連自由城居民也開始要求政府出手,關閉當地大麻交易所在的普什街(Pusher Street)。
鄰里
|共25篇|
【Soul Monday】小店互助,延續善舉
美國經濟復甦緩慢,小生意格外難做。三個月前,Blane Hartleb 在俄勒岡州的汽車用品店更連遭企圖爆竊,恐要花費逾 1,000 美元維修。但他沒想到,同市一名素未謀面的小店老闆自動請纓,不收分毫為其重裝玻璃店門。Hartleb 不勝感激之餘,決定要把這份善意伸延開去。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大告密時代:只要仍呼吸都不會安全
俄羅斯從烏克蘭戰爭開始,在國內封鎖資訊、控制輿論,鼓勵舉報反對戰爭的「叛徒」。 告密之風除了席捲校園,朋友、家人或鄰居,以至只要認為對方反對戰事,素昩平生的人,都可以是告發對象。甚至告密已超越政見本身,懷有個人恩怨的人,也藉此陷害報復。
時間銀行:建立新的社會及經濟秩序
印度愈來愈多長者,因子女離家自立或配偶離世而頓失依靠。當地非政府組織 Nirogi Bharat Foundation 最近引入「時間銀行」概念,鼓勵年輕人參與照顧獨居長者等社區活動,並將服務時數「儲存」起來,留待日後「提取」同樣的時間以換取其他服務;現時已募得超過 600 位志願者響應。
英國酒吧結業,摧毀的還有社區關係
英國酒吧歷史悠久,可追溯至 2,000 年前。除了喝酒,當地酒吧往往肩負另一重要功能 —— 社交場所,作為村莊、城鎮、城市居民的交會之地。說酒吧是英國社區空間並不為過,近年愈來愈多酒吧結業,就加劇不少人的健康危機。
【Soul Monday】食店免費贈烏冬,吃飽才不會做壞事
日本大阪西成區有大量弱勢人士聚居,也被視為治安欠佳的黑點。蕎麥麵及烏冬店「淡路屋」位於當地愛鄰地區,店前牌子寫著:「難以負擔飲食者可獲一碗免費烏冬」。店主大前孝志曾在走投無路時得到一飯之恩,所以想回饋其他有需要的人,他相信人要吃飽,心才能安定,也不會想做壞事。
日本祭典疫後沒落,努力傳承的人們
全日本每年舉辦約 30 萬場祭典,但隨著人口迅速老化及萎縮,社會關係不如以往緊密,類似儀式愈來愈難吸引人參加。對缺乏自發組織者及資源的地方節慶活動而言,COVID-19 及聚會限制更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烏克蘭戰爭】遭俄佔領過後,赫爾松居民難再信任彼此
恐懼及懷疑正籠罩著烏克蘭赫爾松,當地被俄羅斯軍隊佔領長達 8 個多月,到去年 11 月才被烏克蘭軍隊重新接管。因曾目睹有人投誠敵軍,鄰居之間開始互不信任,即使重回烏國治下,仍懷疑賣國賊就在身邊。
法官裁定:「舉中指」乃上帝賦予的權利
在全球很多地方,舉中指都被視為不禮貌,帶有強烈侮辱成分,不應該被鼓勵。然而,不雅與不合法之間往往存在很大距離,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對言論自由予以尊重。今年 2 月,加拿大魁北克法官 Dennis Galiatsatos 就在一份判詞之中,明確表示「舉中指是上帝賦予的權利」,受當地憲法保護。
烏克蘭村落重光,村民卻為通敵疑雲內訌
烏克蘭軍隊連月光復多座村鎮後,另一場衝突正悄然展開。「華盛頓郵報」戰地記者早前採訪一座烏克蘭重光村落,發現村民試圖清算通敵的「烏奸」,甚至陷入互相報復的惡性循環,情報人員亦無法搞清楚真相,撕裂的鄰舍關係恐難以修復。
集社區之力,搶救英國酒吧
疫情之下,酒吧不僅生意大跌,更經常因防疫規定而被迫停業。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不少酒吧只好無奈結業。英國一些地區的居民,就因為捨不得這些可以相聚喝酒聊天的地方,於是發起收購行動,將其改造成「社區酒吧」(Community pubs),提供酒水之餘,兼有郵政及銀行服務,更會照顧區內有需要人士。
【Soul Monday】交友不難,只要你請食班戟
上月中在美國三藩市一個社區,多條電燈柱貼有這張耐人尋味的傳單,上面還寫了電話和地址等活動詳情,幕後搞手原來是當地居民 Curtis Kimball。43 歲的他和妻女搬來一年,有感於疫症令人變得疏離,加上「搞不懂成人要怎樣交朋友」,於是想到廣邀街坊吃班戟,希望為鄰舍帶來歡樂。
方俊傑:瀑布 —— 內斂的鋒芒
如果真要拍一齣講述疫情的電影,台灣大可以拍一齣自吹自擂的宣傳片。唏,台灣是台灣,怎可能?結果,「瀑布」主要是有關一對母女在疫情之下的生活點滴。如果你把「陽光普照」形容為鋒芒畢露,「瀑布」則內斂得多,但殺傷力依然驚人。
「甚麼也不買」的反消費浪潮
「甚麼也不買」隱隱然在壯大,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運動,會員在自己所屬的社區内交換資訊,送出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互相交換,全部免費:他們在網絡上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通常都會得到滿足,從家用電器、園藝工具、衣物家具到嬰兒產品,應有盡有。英國倫敦其中一個相關社區網絡的管理員 Alisa Miller 形容,他們的實踐,生動證明了「一個人的垃圾可以是另一個人的寶藏」。
新聞沙漠:失去可靠傳媒是怎樣的世界?
無處不在的紅線令報章停刊、傳媒倒閉,究竟對公共生活有何危害?有美國研究稱,喪失可靠新聞傳媒的地方為「新聞沙漠」(News Desert),有學者調查美國鄉郊案例,發現此現象會動搖地方身份認同,令居民視野萎縮到鄰里事務,更難參與公共討論,直接削弱民主的基礎。
人性城市設計:免費酒店?
難波無疑是大阪一個熱門的旅遊購物景點兼住宿地點,但在距離難波只有十數分鐘車程的地區,「布施世界酒店」(Sekai Hotel Fuse)正結合當地社區,為旅客提供民間體驗,嘗試推動主流以外、可持續的旅遊業。
噪音問題,只能默默忍受?
居家抗疫,既怕無盡 Zoom 會議,更怕鄰里噪音多。在南韓這個約 3 分 2 人口居於大廈的國家,樓層間的聲浪滋擾已是公認問題。去年起盛行在家工作後,由此引發的爭執再度飆升,早前有藝人被揭發放任孩子在家跑跳,樓下住戶忍無可忍在網上投訴,甚至演變成網絡公審。政府成立專責部門調停,甚至與大型發展商討論,想從建築方式入手解決難題。但為何韓國男女,仍難逃離噪聲地獄?
【Soul Monday】推動接種疫苗的讀書會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優秀女性讀書會(The Fabulous Ladies Book Club),10 名成員多是在職母親,所以常在一間牛排餐館碰面,一邊吃喝一邊分享閱讀心得。直到武漢肺炎爆發,讀書會只能改為網上聚會,但最近她們走出屏幕再度集合,執行一項新任務 —— 協助自己城鎮的居民接種疫苗。
舊區士紳化是社會問題,也是一道哲學課題?
近年有很多舊區湧現文青風格的小店,吸引大家消費打卡,卻也推高同區物業價格,原區居民和商戶恐有被迫遷風險,觸發舊區「士紳化」(Gentrification)的爭議。紐約大學法律學院學者 Daniel Putnam 撰文指出,士紳化現象遍及全球大城市舊區,很多人視之為社會政策議題,但其實哲學上同樣有介入討論的空間。
【Soul Monday】以換物代替購物,多了友誼少了浪費
貪新忘舊乃人之常情,你我家裡或多或少總有些重複購買或棄之可惜的東西。為令它們能再度派上用場,一群美國人開設名為 Buy Nothing 的 Facebook 群組,讓鄰里間可以交換物件,或是免費各取所需。這股熱潮更登陸澳洲,當地湧現數千個同類專頁,推動社區交流及零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