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殺手

|共10篇|

紀浩基:疫情的正面意義 —— 找到「黃道十二宮殺手」?

近兩年的封控,讓不少人呆在家中無所事事,當中就有一批對懸案和解謎有興趣的人,在網上組成了一個近 40 人的團隊「The Case Breakers」,成員中有前警務人員、電腦專家和密碼專家等,一起研究「黃道十二宮殺手」(Zodiac Killer)此懸案。

林喜兒:Des —— 如何去說一個連環殺手的故事

Des 在第一集已解答了「誰是兇手」與「如何犯案」兩個疑問,因為人體殘骸阻塞渠道而揭發案件,而兇手 Dennis Nilsen 甚至主動告訴警方怎樣處理屍體,更表明受害者多達十數名。所以故事剩下來的都是「why」,兇手的背後動機和心理狀況,就是重點所在。

80 年代連環殺手橫行,罪在二戰?

從 1960 年代末期開始,北美地區接連發生連環凶殺案,到了 80 年代數目更達高峰。當時光在美國,已發生至少 200 多宗謀殺案。往後 20 年,才出現下降趨勢。多名犯罪學家分析,在 20 世紀的最後 30 年,政治、社會及文化出現的劇變,讓這些冷血犯人較易得逞。然而加拿大歷史學家 Peter Vronsky 猜測,罪孽的根源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一場殘酷的戰爭催生了一批殘酷的凶手。

用你的 DNA 緝捕你的親人

俗語說「大義滅親」,如今則有了科學化的實踐方式。就像電影情節一樣, 70 至 80 年代名動一時的「金州殺手」(Golden State Killer),72 歲的殺人犯 Joseph James DeAngelo 或者不曾想過,加州警方最終憑著 DNA 資料庫中他的遠親基因數據,收窄緝兇範圍,將他繩之於法。專家相信,以 DNA 數據搜尋族譜資料,將成為警方未來鎖定疑犯行蹤的重要手段,然而,科技太快,需要更多時間去消化的,可能是隨之而來的倫理問題。

鄭立: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 —— 一篇令作者被終身監禁的禁忌論文

「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是一篇很難讀的論文,不是他寫得不好,而是寫的人本身很難令人沒有偏見。因為作者 Theodore Kaczynski 是一個恐怖分子,他在 25 歲時,已成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最年輕的教授,本來是人生勝利組吧?可是這位 IQ 167 以上的天才,卻對學術界感到失望,兩年後就自行辭職隱居,最後成為了恐怖分子。

林喜兒:Mindhunter —— 誰著了魔?

Mindhunter 中文譯作「破案神探」似乎有點不對題,劇集不是關於偵探緝兇的,觀眾也不用猜誰是兇手,因為兇手已經捉拿歸案,要破解的是他們的犯罪動機。劇集改編自前 FBI 探員 John Douglas 撰寫的 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講述 70 年代末,兩名 FBI 探員 Holden Ford 和 Bill Tench 走訪美國不同城市的監獄,訪問變態殺人犯,試圖分析其成魔之路。後來大學教授 Dr. Ann Wolbert Burgess 加入了 FBI 這個行為科學小組,創立犯罪科學的新模式,連環殺手這個詞彙便在此時誕生。

唐明:「怪物殮房」守著一道邊界

在戴卓爾夫人手裡,「這條界」是不難劃分的,有她一言九鼎就夠了。如今卻沒有這麼容易,眾口紛紜,人人有理,誰來定奪,誰能定奪?但不斷縱容各種人渣的放肆挑釁,甚至去維護他們的權益,而令行惡所付出的代價愈來愈小,是對大眾良知的衝擊和稀釋,這條界只會愈來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