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在爆發一場反 ESG 行動,令股東會提出的氣候議案聲勢大不如前,似乎良心難以再叫停企業減少投資化石燃料,背後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祟,讓去碳化變成「老虎屁股」(摸不得),因而環保界再次看到資本市場偽善的一面。
轉型
|共22篇|
從筆電賣到能量飲品與佛珠,宏碁的轉型之路
自 2014 年以來,宏碁從筆電做到能量飲品、保健品、佛珠、手鏈等,跨界之大令人咋舌,沒人想到正是這樣的「不務正業」,拯救了這家老公司。
一間美術館,如何改造畢爾包?
25 年前,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在西班牙巴斯克(Basque)自治區城市畢爾包(Bilbao)開幕,掃走沒落工業區的陰霾,其外觀、感覺、氣味自始變得截然不同。
當「城主」敗退,日本鋼鐵工業城如何轉型再起?
工業城的興衰成敗是兵家常事,如同三重縣龜山市之於 Sharp 的液晶電視、美國底特律之於通用汽車(GM),城市的命運也與城主緊緊相連。當工業城的核心企業出現危機時,地方政府該如何突破困境?
Ryan Fung:ESG 經常談到的 TCFD
ESG 箇中指標難以釐定,現階段仍難用一把尺衡量不同行業,而國際間的「最大公因數」,暫時是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CFD)的建議。相信它們未來會逐步獲各地監管機構參考,成為資本市場發展 ESG 的重要資訊。
Ryan Fung:ESG 年代石油價格上升所為何事
現時石油價格不斷攀升,近 9 個月幾乎翻倍,乍看還以為是 ESG 成效不彰。但根據基本的經濟學,左右資產價格只有兩個可能,一是需求增加,二是供應減少,而現實情況似乎是兩者同時發生,最終把石油價格推高。在 ESG 炙手可熱的年代,發生著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
賣米賣到做金融服務,日本老米商的轉型之路(一)
1952 年創業的米利(コメリ),原本以米商的米利商店起家,後來開始銷售液化石油氣,直到 1977 年才進家品雜貨和五金購物中心。隨著專業土木工程和農家的客戶增長,1994 年一間大型實驗門市在新潟上越市開幕,也成為進入農業市場的契機。
法國的房屋問題,答案在於空置寫字樓?
疫下一年,在情況依舊嚴峻的法國,寫字樓甚至是整個商業區猶如無人之境。即使疫情消退,預料在家工作仍是常態,一些專家因而大膽建議,把這些辦公空間改作住宅用途,以緩解城市內部的房屋危機。但要把白領職場變得宜室宜居,真有這麼容易?
疫情中引爆的不接觸商機
如今,實體店的所謂「面對面客服」價值已然崩解,必須以不同於以往的思維方式推動數碼化,例如以閘門為支付系統的「終極形態」。
防疫中的手工啤和家品店,還能開拓市場?
疫情蔓延之下,人們不敢出門,政府實施隔離,實體零售業面臨冰風暴衝擊,卻也帶動了新一波的轉型。
內部改革遭遇抵制?飛利浦 CEO:到荒郊野外露營去!
Frans Van Houten 在 2011 年接任飛利浦(Philips)行政總裁,並提出要出售祖產、轉型醫療健康領域的改革方向時,他遭遇到了每個新官上任者都會遇到的處境:強烈反對與抵制。典型的經營者兩難:強行改革,必然引發人事震盪;無所作為,又會眼睜睜看著公司走向滅亡。Van Houten 採取的做法,跌破所有商學院教授的眼鏡:他把經營團隊帶到荒郊野外露營。
從家電轉 180 度到醫療保健,飛利浦出售祖產的豪賭
如果商場是一場持續不停的賭局,這家成立於 1891 的荷蘭公司飛利浦(Philips),在過去 8 年內,卻做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豪賭:將原本佔營業額一半的家電事業一一割捨,在 2018 年轉型成為近百分百的醫療保健企業。
Forever 21 面臨破產危機?
說起時尚潮流,人人都識得快速時尚代表之一 Forever 21。品牌款式多樣、價錢親民,不論玩樂或正經場合,都曾是不少人的首選。但早前彭博社有報道指,其公司周轉資金不足,正面臨債務危機,有可能申請破產。故美國新聞網站 Vox 刊文分析,Forever 21 面臨破產的原因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從「技術第一」走向「娛樂至上」,SONY 的轉機與危機(下)
當蘋果將營收重心從 iPhone、iPad 等硬件裝置轉往串流影音、遊戲,甚至信用卡金融服務等領域,SONY 如此高度依賴 PS4 遊戲機與感測元件等硬件銷售,究竟是否能讓公司持續增長,恐怕是個很大的問號。
LVMH 三大轉型策略奏效,CEO 竄升全球第二大億萬富豪
如果不是一腳踢下比爾蓋茲,晉升全球第二大富豪,恐怕還很少有人注意到法國名牌龍頭 LVMH 行政總裁阿爾諾(Bernard Arnault)主導的轉型成績有多麼亮眼。
方俊傑:「大老作家」—— 虛偽才有前途
「大老作家」改編真人真事,講一個擅長撰寫名人傳記的落難作家,為生活,偽造名人親筆書信以作售賣用途。因為文筆過人,所以目中無人,不肯社交應酬,連整理儀容也不屑。這個世界,不是容不下臭寸或者孤僻:已成功者,有幾難相處,也會被視作型格的一種;未成功的話,則除非靠阿爸阿媽可以成事,完全不用倚賴他人輔助,否則,幾有才華也註定被遺棄。何況,有沒有才華,其實主觀,世界話你無,得你自己覺得自己有,即係無。
Gloria Chung:逆轉老牌酒店的命運
千禧世代的顧客,他們討厭一式一樣的東西,就算是連鎖酒店,如果每一間都是倒模式出來,根本不能夠吸引新世代的客群。喜來登的策略是將品牌的設計,貫穿所有酒店但是同時,加入不同的本地元素。比如悉尼這一間,就在大堂設立了一個叫做 Gallery Wine Room 的酒室,展示澳洲的葡萄酒,另外亦都會舉辦農夫市集,帶來悉尼地區的手工食品與及葡萄酒,聽落雖然有點遲了十年,但是起碼連鎖酒店也開始跟隨時代的步伐了。
夕立:為何松岡茉優會被稱為「自然派女演員」?
「日經新聞」最近公佈了日本最受歡迎女演員排名,新垣結衣、綾瀨遙、石原里美等女演員,名列前位毫不令人意外。值得討論的卻是在「急上昇女演員」排名裡面的兩位:松岡茉優以及吉岡里帆。她們在媒體裡面表現出來的形象與所謂「正統派女演員」大相逕庭,之前甚至有日本評論人以「自然派女演員」稱之,究竟她們出道到現在與其他女演員的分別在哪呢?
死守傳統又要維持豪奢門風,高盛面臨衰退困境
武俠小說中常提到,一個人武功招式最強之處,往往也是他弱點所在之處。例如「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吸星大法令人聞之色變,最後自己卻遭其反弒。有趣的是,這個道理套在當代企業管理上竟也無比適用。作為華爾街的指標之一,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近來的表現正印證了此理。其三大營收主力:固定收益、貨幣與商品部門,2017 年第 4 季的收入跌幅不僅超過其他同業,還出現 6 年來首次單季虧損。高盛甚至在財報上坦承「未來充滿挑戰」。
Kickstarter 轉型:公眾福利企業可行嗎?
他們認清 Kickstarter 已達成最初設立的目標,下一步必然是拓展社會責任。對於企業愿景,兩人亦有所共識:不單以盈利方式經營下去。平台之所以建立,一則為了創造足以改善藝術工作者生活的產品,二則是為了帶動企業管理的新方向。確立路線後,Kickstarter 順理成章在 2015 年底由 C 型企業轉型成 PBC,更承諾永不出售或上市。在以高速增值後賣出股票為原則的市場之中,此舉無疑是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