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逐步令人民幣貶值,經濟前景極不明朗,菜市場價格更是必然上升,連帶令人垂涎的平民小吃都受到威脅,豬腳的成本正上漲,檔販知道貿易戰己到打到他們的檔攤。
貿易戰
|共48篇|
陶傑:美國總統改變中國「說謊文化」?
這樣的形勢又如何與美國人鬥?剩下來的只能靠激勵民族情緒,例如呼籲人民要「共渡國難」、表現「民族風骨」。但風骨和愛國激情,不可以當飯吃,正如中國當局幾十年來強調:西方的民主理論不能當飯吃。
陶傑:打大豆,難改造中國小農基因
美中貿易大戰,中國最初舉國爆發抗戰亢奮,有學者專家提出,切不可退讓,以牙還牙,針對美國貿易三大死穴發動反攻,亦即著名的「打大豆、打汽車、打飛機」口號。將美國產品當做「三打白骨精」來打,是否有效?先看「三打」中的第一打,即大豆。
【真‧經濟史】4 個指標,顯示中美貿易戰不是最大
中美貿易戰已展開,中國商務部稱之為「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足見大國對自身經濟力量的自信。然而,據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系教授 Douglas Irwin 分析,「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早已出現,而非是次中美貿易戰。真正最大規模的,乃美國於 1930 年代發動的一場貿易戰。無論是廣泛性、進口貨品數字、關稅及持續性,此次中美貿易戰規模皆遠不如當年有份促成大蕭條的那一次。
陶傑:美歐中的新三國演義
雖然世界大戰尚未開打,但世界的貿易大戰早已展開:美國、歐盟、中國,大勢類似近兩千年前魏蜀吳的三國演義。
中美貿易戰的大前方:製造業生態轉變的時刻?
中美貿易戰正式展開,繼月前美國宣佈向中國達千多件商品徵收 600 億美元入口關稅後,中國迅速還擊,對美國百多件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日前中美兩大經濟體再次對碰,受影響的不僅是國內的企業,更波及世界製造業。貿易戰會否再升級還是未知之數,但中美兩國近日的關稅政策已改變了製造業生產鏈的生態。「紐約時報」報道就考察中美貿易戰的大前方,檢視這場貿易戰的初步影響。
陶傑:中国香港「科技創意產業」有前途?
「中國」一詞的基本誠信涵義,在美國已經崩潰,中國國務院高調公佈的「中國製造 2025」,公然自稱要在 7 年內成為高科技製造強國,迅速令美國驚醒中國的威脅。中方馬上讚成香港特區政府開拓「創意科技產業」,並希望善用香港的所謂一國兩制,企圖以香港的「獨特地位」保住香港高科技創造和產業的一線呼吸管道。雖然中港的如意算盤是這樣打,但會不會成功?
陶傑:中美大博弈
杜林普這一套陰陽組合拳,以經迫,以政劃經,中間活用了金正恩這隻棋子,當真是藝高人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