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

|共28篇|

千禧一代將獲龐大遺產,對就業市場和經濟有何影響?

金融市場情報公司 Cerulli and Associates 評估,至 2045 年,嬰兒潮一代連同上一代的資產合計達 84.4 萬億美元;其中 72.6 萬億美元將直接傳給繼承人,將使千禧一代成為美國史上最富有的一代,並為他們在購買房屋及高端產品、償還債務、旅遊和投資等各方面帶來重大轉變。

黃子華「魚蛋論」的哲學根據

2003 年,黃子華在棟篤笑「冇炭用」中,以吃街邊魚蛋為設例,嘲諷香港人「我沒有,別人都不能有」的負面心態,後來香港網民都稱之為「魚蛋論」,並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甚至是政治層面。其實「魚蛋論」可以發展成複雜的哲學觀點,已故的英國傳奇哲學家帕菲特就在經典文章「平等還是優次」(Equality or Priority?)提出「拉平反駁」(levelling down objection)。

憤怒經濟學:收入上升但生活壓力卻倍增

在過去數十年,人類的科技和生產力不斷進步,很多國家的人均收入都持續上升。按道理,人類社會會走向繁榮安定,可是各國人民卻變得愈來愈躁動,其中在 2019 和 2020 年,世界就出現一波波的示威浪潮。在 2020 年,資深的對沖基金經理洛內甘(Eric Lonergan)和布朗大學國際經濟教授布萊斯(Mark Blyth)就出版了野心之作「憤怒經濟學」(Angrynomics),希望提供答案。

研究:最富有的人,通常並非最有才能,而是最幸運

財富分配有所謂「八二幂律」,即不論任何規模的社會,通常 80% 的財富為 20% 的人所擁有。2017 年更有報告指出,全球只 8 名男性的總財富,已相當於 38 億最貧窮人口的財富總和。傳統觀點解釋,這是源於任人唯賢的精英制度,而財富正是反映智慧、才能和努力的指標。但最近卻有研究揭示出一個真正關鍵的因素 —— 運氣。

Ryan Fung:養老金和保險金在 ESG 市場的角色

養老金和保險資金傳統以來一直是責任投資市場的兩大驅動力量。根據美國 2018 年數據,54% 的 ESG 投資者來自公共部門,養老金佔比重,還有 37% 的 ESG 投資者來自保險資管行業;同一年,瑞士 ESG 投資者中,58% 來自保險資管,29% 來自公共養老金,還有 10% 來自企業年金。

要多少錢才實現理想生活?

若要過上理想生活,最少要擁有多少錢?來自英國大學的心理學學者,根據 33 個國家受訪人士的數據,發現大多數人會認為得到 1,000 萬美元,或更少的錢而感到滿足。打破長久以來的經濟信念中,人類希望所得財富愈多愈好的慣性,這次發現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年輕富人,正推動變革投資

35 歲的 Andrea Pien 是美國的百萬富翁之一。她不打算生孩子,沒有為下一代累積財富的需要,在理財規劃上另有明確目標 —— 將財富投資於促進人類福祉和經濟公平的企業,而非一味追求利潤,希望藉此將金融權力重新分配到工人階級,改變現時由少數有錢人控制大部分資本的經濟體系。金融業界稱之為「反資本主義」或「變革性」投資。

普京財富在哪兒?

美國宣佈擴大對普京的制裁至其兩名成年女兒,美國政府方面解釋,相信二人可以控制父親部分資產。去年的「潘朵拉文件」便披露,普京在與摩納哥有著以情婦 Svetlana Krivonogikh 名義購買的秘密資產。通過身邊人隱藏財富的手段並不罕見,但要查出普京真正的財富,勢必涉及他利用俄羅斯政府隱藏資產的手段。

慈善事業起變革?正在崛起的中產捐贈者

要推動社會改革、救濟貧苦、扶助老幼、保護環境,並不能單靠政府,更多時需要大眾參與,其中一個渠道就是慈善工作。但在過去,慈善事務有時更像超級富豪的俱樂部,甚至是他們鞏固權力的工具。有報道指出,隨著在新興經濟體,中產捐款者愈來愈多,情況或將有變。

永恆命題:金錢可買到快樂?

很多人都希望財源廣進,也有人認為心中富足就好了。在中學中文課,很多學生都做過一條經典議論文題目「金錢愈多愈快樂?」;有些人會認為錢賺到某個位,人就會開始麻木,也有人指出「金錢無法帶來幸福」。然而 2021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最新一份研究就指出,收入愈高的確令人更快樂,即使高薪一族亦都如是。

被學校忽視的理財教育

若果沒有父幹,又希望脫貧,就只能靠自己加倍努力,以雙手改變命運。可是,很多人即使胼手胝足,有穩定收入,卻依然無法累積到可觀財富;有不慎者甚至墮入債務陷阱。要改善貧窮問題,除了要靠個人努力,以及政府消除制度和市場不公,有專家認為學校也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應該讓學生從小就了解理財的重要性。

向中共學習的外國政客

中共早前宣稱全國成功脫貧,再無地區陷入絕對貧困。今年無懼疫情,堅持推進脫貧工作的中國政府,自然樂意與各國分享其「成功經驗」。早在好消息公佈前的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便舉行為期兩日的「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網上研討會,邀請百多個國家約 400 名政黨代表和駐華使節參與。「經濟學人」文章分析,中共正以致富為主題,吸引不滿民主制度的外國政客。

唐明:中國人怎麼可能不窮?

於是形成惡性循環,也就是說,每一個專制王朝都務求把財富、資源集中在皇權手中,用科舉考試來僱傭士大夫,他們為服務皇帝而出台的所有政策,都是繼續把財富和資源集中到皇權手中,以保證自己的飯碗和榮華富貴,民間基本上是處於一個不斷被壓榨的狀態,很難累積財富,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斷言中國一直是個窮國,因為民間沒有錢,賺錢的精神從來得不到鼓勵。

擁有大慈善家的地方,就能得到救贖?

談到「捐身家」的富豪,自然想到巴菲特及蓋茨兩位。「福布斯」雜誌列出本年十大捐贈者,榜首卻非上述兩人之一,而是在今年 3 月,宣佈捐出價值 76 億美元公司股份作慈善用途,威普羅軟件公司的董事長,「印度 IT 大王」普萊姆基(Azim Premji)。普萊姆基的慷慨固然令印度企業界為之震撼,但這是否代表印度慈善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唐明:「富不過三代」是一種文化病

有機會長期累積財富的社會,說的不是三代,而是三四十代的事情,歐洲的貴族自不必說,意大利一家專門為教皇釀酒的家族 Antinori,已經做了600 多年,600 多年來家族生意都沒有受到干擾,難道只是因為他們家族做得到「修身齊家」,600 多年一個害群之馬也沒有嗎?顯然不是。

為何經濟學家難以令人信服?

恆生指數暴跌,專家不斷提及「香港經濟衰退」,但其實民眾對此說法有所保留。與英國脫歐一事雷同,人們甚至形容這些專家論述為「離地、不負責任、精英制」。為何經濟學與現實存在偏差?2019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Esther Duflo 在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一書作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