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國的脫口秀演員被指演出段子侮辱解放軍,所屬公司被政府禁止所有演出,兼罰款過千萬人民幣,似是回應有關事件,官媒大公文匯在微博上分享黃子華的演出,並引用「香港回歸是物歸原主」的言論。
諷刺
|共10篇|
Moyashi:心照不宣
香港政府早前連番批評政治諷刺漫畫家尊子,尤其針對一篇影射警隊招聘要求大幅下降的漫畫,指控是「扭曲並抹黑」。「明報」隨即宣佈,在 5 月 14 日終止其連載了 40 年的漫畫專欄,但沒有公佈有關決定的原因。有媒體就停刊一事訪問尊子,他只謂原因是「心照不宣」。
政治漫畫之父:使看不見的政治操作一目了然
如何把「看不見」的權力操作,變成普羅大眾「一目了然」的利害關係,向來是政治漫畫家使命。這種藝術與民主結合的傳統,誕生於 18 世紀英國,其中吉爾雷(James Gillray)更有「政治漫畫之父」稱號,作品遍及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一直影響著今日全球各地的政治漫畫家。
【明辨曲直】懂得嘲諷,是智慧開端
說話「有骨」似乎令人不好受,但細想之下,其實諷刺揶揄能減輕當面譴責及冒犯的威力,或在讚美恭維時化解對方尷尬。甚至有研究證明那可以讓人更有創造力,並助人在情緒低落時發洩負面情緒。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亦發現,要做到挖苦諷刺,話中有話,大腦需要克服無數障礙才能作出正確演繹,這比普通陳述需要動用更多腦力。
Moyashi:滑稽新聞與滑稽政府
在廿多歲的年紀辦報,兼因諷刺明治政府和天皇而下獄,這成為了宮武最有名的事蹟之一,也被後世的評論視為其「反骨人生」的標誌性事件。
林喜兒:Death to 2020 —— 笑著回顧 2020
每年年尾,報章電視都會有大事回顧,而在 2020 年的最後一星期,Netflix 亦推出了 Death to 2020,它是由「黑鏡」的 Charlie Brooker 與 Annabel Jones 炮製、長達 70 分鐘的 Mockumentary。
唐明:Burberry 的諷刺只差一個微笑
我絲毫不覺得這個廣告有辱華的意思,應該不是我特別遲鈍,而是這種造作風格,乃是時裝廣告常見的套路,有關靈感很可能是來自美國名畫 American Gothic。
神探奧巴馬:前總統懸疑小說,英雄歸來的想像
美國總統杜林普頻頻見報,但不少美國人或已看厭了金髮狂人的新聞,他們開始想念「已退休」的前總統奧巴馬。在奧巴馬離開白宮之後一年,圍繞他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近日在美國出版的一部奇書,就描述了一位完全不同的前總統奧巴馬。在書中,奧巴馬單人匹馬殺入特拉華州的飛車黨大本營,手持短身散彈槍,從一群全副武裝的惡棍手上營救他的多年夥計 —— 前副總統拜登。奧巴馬卸任一年後,有關他的 FF 小說,正火速在美國興起。
阿嬋:設計師齊齊出招 惡搞諷刺杜林普
由參選時的墨西哥圍牆論、女性「下體論」,到近日針對多個伊斯蘭國家的入境禁令,杜林普彷彿以挑戰人類底線為己任。曾經以為的痴人說夢,如今已變成事實擺在眼前。這般瘋狂的現實,自不然引起人們的反抗,設計界也有不少設計師們,忍不住以創意作為發聲和抗爭手段,諷刺、惡搞,甚至擺明車馬杯葛這「犯眾憎」的狂人。
為創作自由可以去到幾盡?
最近有一齣作品掀發巨大爭議,有說令人倒胃,惡劣之至,玩笑開得太殘忍;但也有人說,這讓人回味起 Monty Python 的時光,英國幽默的本色終於又回來了。有關作品是 BBC 製作的一條僅 2 分鐘的短片:「真正的 ISIS 師奶」(The Real Housewives of ISIS),諷刺那些投奔 ISIS 的英國女性,屬於 BBC 2 台的諷刺小品 Revolting 的系列之一。創作人 Jolyon Rubinstein 和 Heydon Prowse 聲言,他們的目標是諷刺當今社會的虛偽、腐朽、荒唐的一面,身為喜劇作家,挑釁是他們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