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

|共8篇|

Hong Kong Infosphere:淺談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的發音

香港人說的英文非常有特色。這甚至引起不少學者的興趣,基本上只要在 Google Scholar 輸入「Hong Kong English」,就能看到上百篇相關的學術文獻,當中以研究英語發音(Phonetics)為主。那麼,到底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是甚麼?與我們日常相關嗎?

由閱讀文字到剖析病毒基因:自然語言處理程式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的生活被各式各樣的文字所淹沒,例如各大媒體的文章、廣告傳銷,又或者朋友在社交平台的閒話家常。有些社會科學家會利用嶄新數碼工具,嘗析分析海量的文字訊息,當中最常用的有「自然語言處理」程式。在全民抗疫時期中,這些程式就被改為分析病毒基因,效果良好。

語言之間應該如何翻譯?

網絡拉近城市與城市的距離,還成為語言之間的橋樑。然而少數語言因地方上的發展及相對少人使用,仍無法跟上世界的腳步。英國廣播公司(BBC)就有文章探討,在缺乏科學、數學、地理學等用詞時,人們如何跨過語言之間的翻譯障礙。

語言學家為何要保育土著語言

語言消亡,優勝劣敗,人們只是轉向更為「實用」的語言,許多人對於語言消失或許並不以為意。有些人則將之類比作物種滅絕,對之感到悲傷。除了訴諸情感,有些語言學家則關注語言本身的損失。丹麥語言學者 Jeroen Willemsen 和 Kristoffer Friis Bøegh 就認為,從功利角度,仍有保護語言的需要。

當我們在「唔⋯⋯」的時候,其實在想 3 個你不知道的秘密

工作場合、社交聯誼或情人對話,最忌 Dead Air。對方提問,拋出一個球,你不給予反應,或接話時機慢上幾拍,都難免讓人覺得無禮貌或不上心。人們日常溝通一問一答之間的空隙,大約是 200 微秒,快到不會「聽」到停頓位。在對方的提問之後你緊接一聲「唔……」,意思就是「等等,我知道輪到我說話了,我不想沉默,但我還未準備好要說甚麼。」不過,你可以「唔……」多久?「唔……」的時間夠思考嗎?事實上,人們並不是真的需要時間思考,而是另有所圖。說話很簡單,人類很複雜,一句簡單的「唔……」,其實大家都背後做著某件極為細微和敏感的事。

為何話到口邊,溜不出來?

「那個人,他的演技真差。他叫……叫甚麼……」雖然很清楚自己在想甚麼,但當下無論如何苦思,也記不起那個忽然消失的字詞,像瀕臨噴嚏邊緣的語言版;放下幾個小時後,才忽然浮現於腦海。但你大可放心,這並非腦退化症等疾病病徵,實屬正常。不分年齡文化語言,幾乎人人都經歷過這種話到嘴邊的狀態。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教授 Lise Abrams 及研究人員經過研究,甚至發現,即使手語使用者中,亦會出現這種情況。

Live Norish:消失的精靈語 —— Elfdalian

Elfdalian 聽起來像是來自 J.R.R 托爾金魔戒小說中的精靈語,但這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北日耳曼語系語言,根源自古挪威語,但是自中世紀以來她就孤立地發展,並保留了其他德語甚至冰島語中沒有的古代特徵,最獨特之處是其乃以符文寫成。目前,估計只有 60 個 18 歲以下的人會說 Elfdalian。長期以來,Älvdalen 地區一直在推動 Elfdalian 普及,並希望她在瑞典被正式承認,為後代保留這種文化。也許你會問,為甚麼我們要關心一種瀕危語言?

「權力遊戲」——繼「魔戒」後再創造語言的故事

「權力遊戲」最新一季回歸,每當新一集出爐,外國媒體便鋪天蓋地討論劇情細節,熱潮可謂勢不可擋。大熱神作必有其出色之處,吸引人追看「權力遊戲」的,不只是故事內層出不窮的權鬥與殺戮,更是因為其虛構世界栩栩如生 —— 而使世界甚具質感的其中一個主要元素,便是語言。「經濟學人」報道,「權力遊戲」是繼「魔戒」後擁有最完整自創語言系統的故事世界,兩者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