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能力

|共13篇|

AI 有知覺,會不會是錯覺?

Google 軟件工程師 Blake Lemoine 宣稱公司開發的 AI 聊天機械人 LaMDA 變得有意識,Google 以違反保密政策為由,要 Lemoine 帶薪休假,並回應指,團隊中的倫理學家及技術專家認為證據不支持 Lemoine 的指控。而 AI 如果擁有意識,應否擁有權利也是一道難題。但人類認為 AI 擁有意識會否只是錯覺?

【超能體質】睡得少也能精神奕奕

早睡早起、睡足 8 小時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但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像達文西、戴卓爾夫人,以至杜林普,都聲稱自己晚睡早起,只睡數小時仍能精神奕奕。據英國報章 The Telegraph 報道,此類「睡眠精英」(Elite sleepers)對我們的睡眠方式或會有所啟發,並為認知障礙症等疾病的治療方法提供線索。

數碼年代,紙製地圖為何仍然重要?

相信很多人出國旅行,都會依靠 Google Map 之類的電子地圖,前往任何目的地,只要簡單搜尋即有答案,沒有翻遍地圖卻一無所獲的煩惱。但紐約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 Meredith Broussard 指出,雖然紙製地圖確實式微,但不代表電子地圖有絕對優勢,在認知科學研究上,紙製地圖還是有難以取代的優點。

記憶的「騙術」:回憶如何讓你墮進陷阱?

在香港的填鴨式教育下,學生的成績好壞,一大部分取決於記憶力。背得愈多愈快,答題愈有把握,成績自然愈好。但直到畢業以後,我們對於「記憶」這回事,卻始終是一知半解。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在其 BBC Future 欄目,以科學角度糾正多個關於記憶的謬誤。

也許認錯很難,就難在認知失調怎麼辦?

「千錯萬錯不是我的錯。」死不認錯在心理學上其實是一種「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基於我們持有兩種衝突的理念、信仰或態度。例如,你一直相信自己為人公正又友善,當你把身處的調查委員會資料提供給被調查的人,讓他自行修改你的文件,這「作弊」之舉便讓你產生認知失調。為了處理這種心理不平衡,你的當下反應並非不是認錯,而是堅持自己沒有隱瞞;被調查的人有權「了解」,總之沒有錯誤。

高能量飲食有害大腦

對於大眾,糖份和脂肪與肥胖同義,被認為是心臟疾病、肝病、糖尿病的元兇,雖然相關研究不無爭議,但高熱量飲食(多糖高脂肪量)不利身體健康,已有公論;近年亦有不少實驗指出,除了促成身材走樣,原來糖與脂肪亦會影響大腦表現,甚或會削弱記憶力和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