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共12篇|

書店們:詩

最近許鞍華的紀錄片「詩」上映,大學時主修詩歌的許導,在紀綠片中訪問了若干香港詩人,主要是他們的創作與生活態度。這次我們希望以「詩」為主題,介紹一些相關的書籍,並讓讀者關注在香港寫詩的人。

米斯特拉爾:象徵反建制的諾貝爾獎詩人

米斯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作為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拉丁美洲作家,在祖國名氣卻遠不及同鄉聶魯達(Pablo Neruda),生前發行的 4 本詩集僅得 1 本在故鄉出版,在同胞眼中更只是莊重乏味的老婦。為何來到近年,米斯特拉爾卻被智利人奉為反建制象徵?

緬甸政變後誕生的首部文學作品

一年前緬甸軍事政變,多位緬甸作家和詩人都在網上發表創作,為抗爭留下第一身見證,其中不少人被監禁或處決,部分遺作收錄到最新詩集與散文集「摘去新芽不會阻止春天來臨」(Picking Off New Shoots Will Not Stop the Spring),為政變後的首部緬甸文學作品。

暴君與詩

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可能是其最廣為流傳的詩詞作品。在這首詞中,誰才是史上最雄才大略、文武雙全的風流領袖,可謂昭然若揭。有趣的是,喜愛賣弄文采的暴君或獨裁者不止一位。獨裁者的文學水平如何?詩作如何揭示其人生經歷?專欄作家 Benjamin Ramm 早年便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介紹不同著名暴君的詩文與其人生的聯繫。

里爾克與閒散人生規劃

「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可能是德語詩人里爾克最著名的詩句。驟聽相當積極正面,其實里爾克崇尚閒散,大半生流浪歐洲各地,受聘寄居於主顧家中賦詩,不事生產,放諸今日香港的標準,大概是個未有做好生涯規劃的廢青。美國科學家 Andrew Smart 偏偏以里爾克為例,表面閒散不但是種藝術,腦神經科學更已證實有其好處,能夠啟動另一組大腦活動模式,激發意想不到的創意。

1922:現代文學的起源?

時間本來無窮盡亦無意識,「現代」的誕生,意味與過去決裂,粗暴截斷時光之流,自此世界分裂為二:一個現代,一個前現代。西方文學史上,也有所謂現代文學,題材筆法與「古代文學」之迥異已有公論,至於起源之時,則未有定論。有說是法國象徵派詩人馬拉美晚年詩作「骰子一擲」面世之年(1897),亦有指是普魯斯特巨著「追憶似水年華」付梓一刻(1913),英國作家吳爾芙則認為 1910 年 12 月前後,「人性突然改變」。最新挑戰者來自美國文史學家 Bill Goldstein,新作 The World Broke in Two 以 4 位英語作家的文學歷程為佐證,宣稱 1922 年是現代文學的起點。

唐明:中世紀的一點黑色幽默

如果夫婦琴瑟不諧,妻子可以要求丈夫去做身體檢查,而這種檢查,通常由好幾個年高德劭的老太太來主持。如果她們被安排嫁給騎士的話,由於騎士通常是連環殺手和採花賊的合體,流行的做法是自行安排一場拐逃(Abduction),與心儀的男人私奔;或者反過來,綁架自己的意中人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