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駕崩後,查理斯三世繼承的不只是英國王位,還有英聯邦領袖地位。這個主要由前英國殖民地組成的國際組織,向來被指沒有實際政治作用,更有批評是殖民主義遺毒;查理斯三世將要面對的,或不僅是廢除君主制的壓力,還有解散英聯邦的聲音。
英聯邦
|共5篇|
英女王之死,引發澳洲討論君主制之存廢
英女王除了是英國君主之外,名義上也是 14 個前殖民地國家的元首,包括加拿大、紐西蘭等港人熟悉的國家。英女王之死,在澳洲就引發十分激烈的討論,政界藉此討論君主制之存廢。
英聯邦國告別英女王元首地位,背後來自中國關懷?
11 月 30 日,加勒比海島國巴巴多斯正式成為共和國,不再以英女王為國家元首。早在去年,巴巴多斯總理 Mia Mottley 撰寫一份演講中表明,該國「已到完全拋棄殖民歷史的時候」;巴巴多斯今天更變政體不令人意外。不過,英國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研究員 Radomir Tylecote 在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撰文,認為巴巴多斯政府的決定,或與中國的影響力有關。
英聯邦如何可以在國際舞台發揮更大作用?
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又稱大英國協,現時有 54 個成員國,大部分都是英國前殖民地或海外屬土,遍及各大洲。過去大半個世紀中,英聯邦經歷多番變遷,但作用依然曖昧不清。倫敦大學高等研究院歷史學教授 Philip Murphy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講述為何一眾前英殖國家幾經辛苦獨立後,卻選擇加入英聯邦,而英聯邦又如何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英女皇值得拿諾貝爾和平獎嗎?
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引述消息報道,指多個英聯邦小國有意提名英女皇角逐殊榮,表揚她 60 多年來對英聯邦的服務和貢獻,肯定她在「維持聯邦活力」上的「堅定外交」,此事或於下周舉行的英聯邦國家元首會議進行討論。皇家英聯邦協會會長 Lord Howell 直言是個好主意,多名次官私下表示支持,就連資深工黨議員 Frank Field 也力撐議案。但這位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真是值得一座諾貝爾和平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