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全球各行各業期待「報復式旅遊」能帶旺經濟。最新報告表明,在通貨膨脹下,美國消費者不一定會選擇廉航。2023 年第 3 季度美國廉航公司銷售疲軟,反而傳統航空公司的盈利大幅增長,為何有這個現象出現?
航空業
|共11篇|
【風險自負】假轉機,真棄程,省卻幾文錢?
旅行要去稍遠的地方,你會選擇直航抑或轉機?不介意多花時間的話,轉機平均價格通常比直航便宜兩成。航空公司往往根據需求釐訂票價,旅客較多在某兩個地點之間直航,特定旅程自然更貴。不過你有張良計,精明的乘客也自有過牆梯 —— 「棄程」(skiplagging)。乘客慳了點錢,少賺一點的航空公司肯定不滿意,甚至要嚴厲打擊相關行為。
出國旅遊,AirTag 成為行李追蹤必備工具?
後疫情時代各國放寬限制措施,令坊間出現「報復式旅遊」現象。去旅行最怕遺失行李,影響行程安排,行李追蹤器因此變成出國旅行的必備物品。
提告達美航空,揭示碳抵銷只是假象?
3 年前,美國達美航空宣佈要成為首家實現碳中和的航空公司,承諾在未來 10 年投入 10 億美元,以少用燃油、提升飛航效率等方式來降低碳排放量。但最近有消費者入稟控告達美航空的碳中和聲明有誤,因航空公司並非採用原先承諾的碳移除方法,而是購買碳抵銷額度,有「漂綠」爭議。到底碳抵銷是拯救氣候問題還是假象?
法國禁內陸短途機,對減排有用嗎?
飛機被視為碳排放最多的交通工具,為環保減排,法國落實新法案禁止部分國內地區的短途機航班,但批評人士認為法案只是做「門面功夫」,因轉機航班、來往多個城市的短途機都不受限制,實際上解決不了問題。
747 退役之後:報廢飛機去哪兒?
波音 747 機型停產後,我們不難想像沒有珍寶客機的未來,但你可有想過退役珍寶客機,將會面對甚麼命運?飛機被肢解拆件後,哪些部件在二手市場最值錢?
時代落幕:波音 747 如何見證亞太經濟起飛?
波音 747 作為民航史最重要機種,前日正式宣佈停產,象徵舊時代的落幕。珍寶客機自 1967 年投產,遇上 70 年代「亞洲四小龍」誕生,見證區內經濟急速增長,令亞太區輾轉成為 747 最主要舞台。
「一帶一路」新機場空難,尼泊爾航空業有安全隱患?
尼泊爾雪人航空 ATR 72-500 型客機,前日在「一帶一路」計劃援建的新機場附近墜毀,機上 72 人全部罹難。事實上,尼泊爾航空安全向來為人詬病,30 年間錄得超過 27 宗空難,有專家指高海拔地形與天氣是致命隱患,印度傳媒亦批評,航空業監管制度的漏洞也是問題成因。
赫爾辛基的新客運大樓,要與普京鬥長命?
香港能否恢復航空樞紐地位,近月經常引起熱議,芬蘭赫爾辛基亦受類似問題困擾。赫爾辛基曾經是歐亞航空樞紐,香港飛往赫爾辛基只要 9 個多小時,是轉機往歐洲各地的捷徑。奈何俄羅斯年初封閉領空,令亞洲飛往赫爾辛基需要超過 13 小時,燃料消耗量增 40%,芬蘭航空頓失競爭優勢,新落成的客運大樓門可羅雀。
手提行李登機,規管愈來愈嚴格?
政府放寬防疫規定後,香港人爭相訂機票外遊,但「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 Christopher Elliott 發現,不少航空公司的手提行李規管更為嚴格。有業界人士相信,愈來愈多公司傾向增加行李收入,增加行李相關雜費,以彌補疫情期間的損失。
旅行新常態:坐飛機,預咗遺失行李?
隨著各地逐步解封,航班開始恢復,不少人終於能在今年夏天外出旅遊。但航空業受到將近 3 年的疫情打擊,客運量下降而要大幅削減成本,導致現時欠缺資源處理大量行李。據「衛報」報道,在復飛之後,旅客遺失行李的問題,將成為疫下旅行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