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妥善回收膠樽,必先要撕去招紙及擰走樽蓋。平日閒時喝一樽,處理不成問題。但武漢肺炎爆發後,日本人居家抗疫久了,樽裝飲品銷量急升,由膠樽到招紙的垃圾量亦隨之增多,每次分類都麻煩多多。各間飲品公司趁此化危為機,擴大旗下商品的「無招紙化」,減少廢物之餘,也省去回收前的處理時間。
膠樽
|共3篇|
從前按樽才是常識,飲品如何踏上「不歸路」?
商業社會中,付錢買了一瓶飲品,膠樽也好,玻璃樽也好,喝完之後就丟棄,看起來是正常不過的事。然而,購買飲品等於「購買飲品加容器」,然後該容器踏上不歸路的「常識」,其實只有約莫 50 年的歷史。
倫敦人值得擁有的飲水機
今年 11 月,港府宣佈從 2018 年 2 月 20 日起,所有政府建築物內的自動售賣機,停止售賣 1 公升或以下的塑膠樽裝水,但並不包括其他飲品,而康文署亦表示會研究增設飲水機。部分香港市民的反應是擔心飲水機的水質和衛生、市民不能買水就會買多了其他包裝飲品、不能買水很不方便、應多花時間研究如何回收再做⋯⋯ 看起來,在政府場地買不到樽裝水恍如給人剝奪了生存的權利。無獨有偶,今年 12 月初,倫敦市長簡世德透露計劃在市內建設新的飲水機網絡,打算於鎮中心、購物商場、公園和廣場等公共場所,支持自治市建設飲水機和添水器,目的是使大眾減少使用即棄膠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