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

|共9篇|

巴育退出政壇,泰國真的能迎來民主變天?

泰國總理巴育日前宣佈退出政壇,向泰國投下震撼彈,稱會留任直至新總理上場為止。國會將於 7 月 13 日投票選出新一任總理,改革派的前進黨在 5 月大選大勝,黨魁皮塔看似呼聲最高,但能否當上總理仍是問號,尤其是泰國保守派在總理投票中佔主導地位,為選舉增添變數。到底皮塔能否組建政府?

泰國有望結束軍人執政?總理黑馬皮塔是誰

泰國大選取得意外結果,反對派不但大比數擊敗軍方政黨,代表 2020 年示威新世代的前進黨更榮升國會最大黨,打破他信家族的長勝紀錄。年僅 42 歲的前進黨黨魁皮塔(Pita Limjaroenrat)誓言要當「眾人的總理」,但他從政只有數年,能否籌組執政聯盟仍然未知;對海外讀者而言,或者我們首先要弄清的是 —— 皮塔是誰?

【泰政治】為何民主派民望高企,仍難保執政機會?

泰國自 2014 年爆發軍事政變後,政局持續不穩,更觸發年輕人長期抗爭。隨著 5 月 14 日泰國即將舉行大選,多名年輕社運人士都有望進入國會,但在不公平的選舉制度,加上軍方再發動政變的陰影下,民主派即使民望領先,要籌組政府依然舉步維艱。

誰會是新加坡總理繼任人?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有意在 70 歲前退休,但疫情大流行持續,加上本來已無懸念的繼任人副總理王瑞杰,去年 4 月辭任第四代團隊領軍人物,令總理繼任人的位置真空。上月底,新加坡國會副議長迪舒沙亦提及,必須盡快選出未來領導。「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特約撰稿人岩本健太郎表示,答案應要揭曉。

德國新政府 —— 總理與外交部長的潛在對華政策衝突

蕭爾茨就任德國新總理,後默克爾時代正式來臨。外交上,默克爾政策務實,對美國盟友保持忠誠、勉力維持與俄國的不穩定關係,而在與中國建立經濟夥伴關係的同時,又在人權等敏感議題上顯得小心翼翼。英國政治分析員 Thomas O. Falk 認為,蕭爾茨及其聯盟政府在對華立場上將有所轉變,但新任外交部長基於價值觀的外交政策,恐怕很快要面對挑戰。

蕭爾茨 —— 跟默克爾一樣的下任總理?

德國大選結束,蕭爾茨(Olaf Scholz)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以 25.7% 得票率的些微優勢,壓過得票率 24.1% 的基民盟-基社盟。有「機械人」(Scholzomat)稱號的蕭爾茨,將有機會成為下任德國總理。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從選戰開始,蕭爾茨已把目標對準過去四次選舉中,大量支持默克爾但並非死忠於基民盟的德國人。

俄羅斯「木偶大師」尋找「新木偶」?

俄羅斯前總理梅德韋傑夫,日前率內閣向總統普京總辭,旋即獲任為聯邦安全會議(SCRF)副主席。各大媒體的解讀,多指普京嘗試修改憲法,為 2024 年總統任期屆滿後繼續掌權鋪路 —— 差異只在以甚麼方式掌握權力。2008 年,梅德韋傑夫便作為「蝙蝠俠」普京的助手「羅賓」,與之互換位置。然而,在下次職權交接或變動之時,梅德韋傑夫還有可能繼續充當副手角色嗎?

Live Norish:芬蘭總理醜聞案 威脅新聞自由全球第一之位?

香港新聞自由每況愈下,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公布本年度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顯示,香港位居 69 位,主要原因是港媒批評中央政府時有所顧忌,新聞界自我審查的問題嚴重。反觀北歐小國芬蘭,連續多年新聞自由全球居首。芬蘭政府重視資訊透明當然值得借鏡,但過去一個月芬蘭社會發生了一件大事,懷疑該國新聞自由備受打壓,引起國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