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的歷史教科書,尤其是近代史,在豐富的資料之間,往往經過編選和剪輯,美其名為化繁為簡、提綱挈領,實際上只選取一個橫切面。
維新
|共5篇|
「東亞病夫」是中國人自我創造的污名?
一場武漢肺炎叫全球聞中國人色變,早前有美國評論更以「亞洲病夫」描述中國,觸發中美外交風波。中國人如此敏感,皆因在民族集體記憶中,「東亞病夫」是西方羞辱同胞體弱多病的用詞、是「百年國恥」的象徵。但台灣歷史學家楊瑞松研究卻發現,甚少文獻佐證西方曾經以此侮辱中國人,「東亞病夫」當中的羞辱含意竟然還是中國人所賦予,卻要把話塞到西方嘴裡,背後與中國民族認同中的集體受辱情結息息相關。
【短片】語文陶話廊:為何今日再無胡適魯迅
百年前,正值新舊思想交替的時代,有兩位文人曾對「何謂中國人」有深刻洞見。近年,中國跟西方國家時有衝突,這個問題又再度被提起。今集「陶話廊」,陶傑帶我們重新認識胡適和魯迅,思考為何今日中國,再也出不了此種思想文化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