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共24篇|

無分男女,皆會有大量美國工作被 AI 取代?

在美國,年齡介乎 25 至 54 歳的女性,就業人數於今年 4、5 月回復至疫情前水平,更創下歷史新高。然而,高盛集團經濟學家預測,像 ChatGPT 這類生成式 AI 技術或取代大部分職位;另一項研究顯示,儘管美國勞動力市場以男性佔多數,但受此趨勢影響的在職男性有 58%,而受影響的女性工人則高達 79%(近 5900 萬人)。

【新詞】基礎型經濟:把經濟政策重新聚焦人們生活所需

經過全球經濟電子化和產業升級,很多國家都希望把經濟中心轉移到高階產業,例如金融產業、專業服務、創意科研等。不過,很多時一些更基本的衣食住行,才是真正影響日常生活。在 2018 年,一個跨國的研究團隊就發表著作 Foundational Economy: The Infrastructure of Everyday Life,呼籲把經濟政策重心返回基礎型經濟(Foundational Economy)。

窮人的經濟學:透過小改變把扶貧效果最大化

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加上某些地方的抗疫政策,令環球經濟危機浮現,中下階層生活大受打擊。據聯合國估計,2022 年全球新增大約 7,500 萬到 9,500 萬的極端貧窮人口。就讓我們重新閱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巴納吉和杜芙若在 2011 年出版的著作「窮人的經濟學」(Poor Economics),思考如何改變現狀。

增稅反而少收稅:拉弗曲線斷定國之生死?

2 月 24 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今個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當中包括多項備受爭議的政策。除了發放電子消費券,政府也將大幅增加股票印花稅 3 成,即日引發股市震盪。有股評人批評此舉影響市場氣氛,港交所也對政策表示失望,而政府就估計措施會每年額外帶來 120 億元收入。加稅看似會增加庫房收入,但其實並非必然,經濟學入門課就有所謂的「拉弗曲線」(Laffer curve)。

經濟學之濫觴:自由競爭理念,啟迪自基督教精神?

「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於 1776 年出版「國富論」,普遍相信是受啟蒙理性思想啟迪,但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Benjamin M. Friedman 即將推出新書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卻論證,其提倡的市場自由競爭理念,其實承襲自 17 至 18 世紀的基督新教精神,與社會學大師韋伯主張新教喀爾文主義催生資本主義的觀點相悖。

批判不得的中國資本主義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數年前出版著作「21 世紀資本論」,批判歐美資本主義造成貧富懸殊,在中國一紙風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甚至引此為官方意識形態護航。但成為學術明星的皮凱提,去年出版續作「資本與意識形態」(Capital and Ideology)卻備受冷待,中國出版計劃更加觸礁,全因新書的批判焦點,從歐美轉移到中國資本主義的不平等問題。

能力陷阱:Xerox 曾可以比現在更偉大?

一家公司能否成功,取決於兩種能力:盡用現有資源,以及發掘新出路。這兩項能力同樣需要投資大量資源,有時甚至互相衝突,以管理學家的角度來說,如果一家公司能平衡兩者,其組織就屬「兩手俱利」的結構,是長久成功的通行證。而能力陷阱的啟始,往往就是忽略創新。

冬甩經濟模式首個試點 —— 阿姆斯特丹

病毒大流行期間,全球出現糧食危機、經濟遭受重創、失業率高企,現階段更似未「見底」。各地首腦除了希望疫情盡快完結,亦寄望地方經濟能恢復健康發展。近日阿姆斯特丹就正式宣佈採用「冬甩經濟模式」應對當前困局,城市未來將嘗試不單純以經濟增長作為「成功」的單一指標,同時亦顧及環境及人們的需要,以求城市可永續發展。

為何經濟學家難以令人信服?

恆生指數暴跌,專家不斷提及「香港經濟衰退」,但其實民眾對此說法有所保留。與英國脫歐一事雷同,人們甚至形容這些專家論述為「離地、不負責任、精英制」。為何經濟學與現實存在偏差?2019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Esther Duflo 在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一書作深入討論。

經濟學家預測頻頻失準,問題在於迷信理論?

不時會有經濟師及經濟學家現身財經新聞,為公眾預測未來經濟動向,但無論專家是如何享負盛名,都未能為預測帶來保證。他們要不是無法預見金融危機的來臨,就是虛報經濟衰退預警。美國歷史學家 Peter A. Coclanis 撰文分析,把經濟預測頻頻失準,歸咎於經濟學家過分依賴數據和理論,忽略分析的關鍵基礎 —— 經濟史。

怕蝕底更蝕底?停止追逐沉沒成本

有沒有試過買一張電影票,入場後卻發現是齣「爛片」,但因不設退票,為免蝕錢只好坐到完場?對於已經付出且無法收回的支出,經濟學稱之為「沉沒成本」。但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基礎建設,人們偏偏常犯經濟學家眼中的錯誤:繼續投放時間或資源。

球衣經濟學:非常合理的不正常銷售策略

歐聯落幕,世界盃開鑼,無論熱捧哪一國勁旅,都是球迷再添球衣的旺季。作為一個標準球迷,都不會錯過世界盃、歐洲盃以至各國超級聯賽盛事,歷年買過的球衣就更難計算。儘管球衣款式每年每屆都大同小異,售價卻愈來愈貴,而且球季一過,意義便大減。不過,球迷可能是地球上最忠誠的情感消費者。即使無新意、多廣告,而且愈出愈多、愈賣愈昂貴,一切不合理的銷售策略依然好像非常合理,球衣的銷情不但逐年飆升,更從未遭公開批評。

50 年前的人口災難預言落空,為何他仍堅持整體正確?

除了馬爾薩斯,另一著名的人口預言當數生物學家 Paul Ehrlich 於 50 年前出版的著作「人口炸彈(The Population Bomb)」。他日前接受衛報專訪時承認,原著作裡許多事件的細節和時間都錯了,但他說這本書整體上是正確的。「人口增長,伴隨人均過度消費,正在驅動文明走向懸崖:數十億人現在處於饑餓或微營養素營養不良,氣候變化正在殺人。」

忘我的駕駛態度,不是只有司機一人

在九巴意外,涉及危險駕駛的,理應不只司機。一家巨型專利交通運輸公司,就如一輛載滿乘客的雙層大巴,無止盡衝成本下限的紅燈,其實也屬危險駕駛。九巴 2015 年及 2016 年均錄得巨額盈餘,當然可喜可賀,但如果從整個都市的安危考量,則未必是好事。

靠著預測愚蠢行為,他的投資更勝巴菲特

為甚麼有人會為了省下 300 美元而自己頂著大太陽揮汗除草,但當隔壁鄰居出 600 美元請他幫忙卻斷然拒絕?同樣一個愛馬仕手袋自己捨不得買,但當老公花了家裡的錢作為結婚週年禮物,老婆卻開心接受?事實上,錢就是錢,它的價值不會因為環境不同而有任何改變,但對於人類來說,不同情境下的錢創造出來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古典經濟學理論是建立在「人類是理性」的基礎上,排除掉所有可能的情緒因素。但 Richard Thaler 認為,消費者因為愚蠢而產生的不理性行為,不會因為市場力量而抵銷為零,甚至可以預測。

Richard Thaler:讓經濟重新面對人性

美國經濟學家 Richard Thaler 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結果公佈後,有關 Richard Thaler 和行為經濟學的報道鋪天蓋地,許多經濟學術語霎時湧現。大眾似乎特別熱切關注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皆因行為經濟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可是,在這些眩目的術語之下,到底 Richard Thaler 的具體貢獻是甚麼?

重探凱恩斯的啟示

每逢經濟災難發生,政界總會乞靈於凱恩斯,金融海嘯之後,情況明顯見諸歐美之別:歐洲大行緊縮,結果經濟持續低迷;奧巴馬治下美國奉行凱恩斯主義,以投資提振市場,數字上經濟現已復甦,達致全民就業。然而亦是此時,美國掀起反精英民粹浪潮,聲討官商勾結、貧富懸殊等社會不公現象,最終由商賈杜林普收割民憤,乘勢入主白宮。劇情發展看似弔詭,但對政治經濟學家 Geoff Mann 而言,其實相當合乎凱恩斯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