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篇|

中國水稻減產,極端降雨威脅糧食安全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種植國,年產量約為 2.14 億噸。最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導致極端降雨更加頻繁,對中國的糧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該研究預測到本世紀末水稻產量將下降 8%。自去年以來,全球水稻呈現減產趨勢,大米價格因此上漲,哪些國家最受影響?

呂嘉俊:米香河粉未成絕響

河粉真是令人又愛又恨!愛它幼滑細薄,不黐不黏,略帶煙韌,入口富米香,用來做魚蛋粉、越式牛肉河、乾炒牛河,各有特色。恨它質素飄忽,有時膠質重、沒米香,厚厚實實。為甚麼河粉會時好時壞?即使是同一間店,同一家粉麵廠,為何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質感和味道呢?

呂嘉俊:跟白粥說再見

白粥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極為重要,清朝袁枚所寫的「隨園食單」便有提白粥:「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一語道出明火白粥的真諦。好的白粥,就是要把米和水煲得融合綿滑,米要「爆花」,吃落有米香。

芝士、啤酒甚至玩具,也可由一粒米開始?

受疫症、戰爭及供應鏈混亂影響,麵粉及煮食油等食材非但價格暴漲,有些甚至因供應緊拙而長期缺貨。一些日本企業務求打破困局,積極開發能在本土自給自足的替代品。當中最具潛力的原料,便是雪白晶瑩的米。無論是芝士、啤酒甚至玩具,如今也可由這些白色顆粒「變身」而成。

泰國米沒落,要靠「軟飯」挽救?

1980 年代開始,泰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國,供應量佔全球約 5 分 1。但近年亞洲多個主要消費國的口味有變,令泰米流失大批海外訂單,影響波及全國經濟。為了迎合市場轉變,泰國推出一種顆粒長而軟的新米,希望奪回食客的胃。只是一眾「飯桶」,到底會否買帳?

「山田錦」也有滯銷時

清酒熱潮本來席捲全球,但一場武漢肺炎大流行,如今連國內需求也大受打擊。日本酒造組合中央會指出,今年 2 至 4 月的出貨量,較去年同月分別減少 9%、12% 甚至 21%。該會分析:「若把市面的存貨計算在內,事態更嚴重。」對種植酒米的農家而言,更是前景堪虞。即使是有「酒米之王」美譽的「山田錦」,現在也面臨滯銷的困境。

為減糖尿病風險,印尼人正在戒米

亞洲人的傳統飲食離不開米飯。以炒飯聞名的印尼,米消耗量更是全球第三大。不過,本地人現時推行「戒米」運動,開始對這主食敬而遠之。貿然改變胃口,到底所為何事?只因這個坐擁 2.6 億人口的國家,多達 2,000 萬人患有糖尿病,令此症成為當地繼中風和心臟病後,最致命的殺手。

日本便利店飯糰開始「縮水」?

許多人從日本回港,都對當地的飯糰念念不忘。無論是趕車之前,抑或是敗家以後,只要走進便利店,花百多日元(約 7 至 8 港元),就能買個飯糰充飢,省時省錢之餘,味道還算不錯,飯粒軟稔紫菜脆口,可謂物超所值。不過踏入今年,當地屢傳「噩耗」,指市面上的飯糰有加價或縮水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