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霧霾年復年,每年踏入冬季,空氣污染問題加劇,當局便關閉學校、限制交通和禁止建築,並用噴水車來沖走空氣中的污染物,仍不見成效。近來當局計劃首次利用雲播種(cloud seeding),即人工降雨,以改善霧霾問題。人工降雨技術常用於應對乾旱,具體做法和成效如何?
空氣
|共9篇|
人類產生的「氧化場」,皮脂影響空氣質素
臭氧是一種主要存在於臭氧層、氧化力極強的氣體,不但能阻擋紫外線,還有淨化和殺菌作用。在室外,空氣中各種污染物除了會被雨水沖走,還會經紫外光與臭氧和水蒸氣發生的氧化作用而獲淨化。最近「科學」雜誌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於室內,人類在自身周圍也會形成氧化場,對室內空氣質量和健康均有影響。
【短片】氣候變化簡單講
近日歐洲多國飽受熱浪侵襲,除了數千萬人需要忍受酷熱天氣,異常高溫更對能源、糧食、健康等帶來負面影響。究竟,全球暖化的科學原理是甚麼?
室內空間仍是武肺溫床,鮮風換氣是關鍵?
香港政府要求提供堂食的食肆於 4 月底前,把座位間的鮮風輸送量提升至每小時換氣至少 6 次。早於去年中,已有學者強調室內通風是傳播病毒的關鍵,包括香港大學的工程學系團隊。
室內植物可淨化空氣?
人們在家中或公司擺放盆栽植物,看起來賞心悅目,打理過程有助怡情養性,而或多或少更是希望植物可淨化空氣,但有科學家卻直接推翻此一想法。
空氣污染嚴重,城市居大不易
居於大城市並不容易,百物騰貴之餘,空氣污染亦較其他地區嚴重。有研究就發現,城市中的空氣污染,相當於持續每天吸一包煙。更甚,香港各區近日居民的呼吸系統有極大挑戰,長遠恐會引起各種健康問題。
打瞌睡不是你的錯,元兇是二氧化碳?
你是否有過以下的經歷:上課或辦公時總昏昏欲睡?躺在床上卻愈睡愈累?出現這些情況,或許不是因為你懶,而是與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有關。近日一個在期刊 Nature Sustainability 發表的科學研究發現,即使是低濃度的二氧化碳,也會對我們的認知表現、腎臟、血管和骨骼健康造成影響。
綠色和平:政府小修小補空氣質素指標 罔顧公眾健康
香港的空氣看似不俗,惟一切其實只屬假象。「香港空氣質素指標」是法定標準,政府有責任確保各種空氣污染物的濃度達標。但原來即使達標,也不等於香港人正呼吸清新的空氣。因為政府退而求其次,現時最嚴謹的準則乃世衞指引,而香港政府對於部分空氣污染物卻採取較低水平的標準。本地法例規定政府須每隔 5 年檢討空氣質素指標,今年正值檢討年,政府應把握機會為著市民健康,提升香港空氣質素至國際水平。
從文學到科學的「空氣」
大自然實際存在的大氣(atmosphere),成分可以拆解,能夠以化學公式表達,以精密儀器量度;但在文學作品中,氛圍(atmosphere)乃透過人物、情節、場景的敘事技巧而來,來自既不明確亦不顯露,無法以普通感官去拿捏的情緒或聲音。但兩者相比,是否真的兩個不同課題?正如馬克思在 1867 年所說:「在科學發現了空氣中的氣體成分後,它本身就再無法改變了。」然而,在文學和語言習慣中,它所延伸的那種難以準確表達的情緒想像,時至今日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