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纖維黃麻,亦即麻布質地產品在全球各地愈來愈受歡迎,更晉升成為製作名牌袋、皇室婚禮禮品包裝的用料。專家預測,到 2024 年,黃麻袋行業產生的價值將超過 30 億美元。印度就迫切希望乘此機會,重振本已式微的麻布行業,將麻布袋變成名牌手袋。
種植
|共31篇|
【髮再生】以髮進行環保事業
理髮行業每天都會剪下大量頭髮,還有染熨程序,對環境似乎並不友善。不過,最近英國有環保組織開始呼籲當地髮型師收集頭髮及相關廢棄物,原來這些一直被視為不可再生的垃圾,可用作清理油污、堆肥及生產能源,為環境作出貢獻。
Made in 外國的「日本水果」
在日本政府為帶動高齡化的農業,積極推廣國產食品出口之際,一些年青商家乾脆「連種帶苗」落戶外地,在異鄉生產或加工日本水果。他們希望令「JAPAN」這個名牌下的農產品,以較相宜的價格吸納更多消費者,藉此在海外市場對抗廉價的「山寨貨」。
對植物說話的意外功效
與家中寵物說話及互動,得到熱情回應是平常事。但與植物聊天會否得到同樣效果?「衛報」澳洲撰稿人 Seetha Dodd 在疫情期間,在家與蘭花相處 1 年,經常對其說話,最終得到它以盛開作為回報。
廢棄耕地可重新利用,對抗全球暖化?
制止全球暖化取決於許多因素,氣候科學家預測不同的社會和經濟變化路徑,並估計未來需要更多生物能源及太陽能產量。但要大量生產,則需要土地資源,這可能與其他土地需求相衝突,影響生物多樣性和糧食供應。而其一可行之舉,就是利用廢棄耕地來建立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
黎巴嫩人:與其賺錢,不如種菜
飽受疫症及大爆炸重創的黎巴嫩,經濟直插谷底。黎巴嫩鎊貶值超過 60%,糧食價格較去年飆升 367%。逾半人口深陷貧困之中,首都貝魯特多達 50 萬孩子欠缺充足糧食。因此,對很多黎巴嫩人來說,農業成為一種解決方法。特別是年青一代,與其賺錢變廢紙,不如種菜更實際。
有機耕種不環保?
有許多所謂環保做法,像使用環保袋、隨行杯等產品,生產過程本身會製造污染,加上使用次數不足,最後比起即棄用品對地球傷害更大,未必真正達到環保目標。最近有研究顯示,有機耕作雖說可以減少直接來自農業的氣候污染,卻需要更多土地來生產相同數量的食物,未能成功彌補所失。
【Soul Monday】一個人搶救樹種
在全球暖化影響下,加州山火頻生,加上氣候反常,該地原有植物物種難以生存。有一個人就決定靠自己力量,花盡心力重建兒時耍樂的森林。
自我覓食、耕種的城市人
城市文明為我們帶來方便,起居飲食都能夠依賴市場買賣,而不用靠自己耕種食糧。雖然有些人逃離城市回歸田園,但美國男子 Rob Greenfield 所做的更為極端:百分百自給自足。他到底如何單靠耕種和出外覓食過活?
咖啡豆的命運,盡在澳洲?
早在數年前,咖啡業界經已響起警號,指氣候變化威脅咖啡豆的供應量。但時至今日,情況仍然嚴峻。為了改善問題,該組織現正進行國際性的多地品種試驗,在 23 個國家試植 35 種咖啡豆,以衡量豆在不同氣候下的表現。當中包括一些通常與生產咖啡沾不上邊的地區,譬如澳洲就有可能對咖啡產業作出最大貢獻 —— 南十字星大學的科學家將會試種 20 個「抗氣候」的咖啡豆品種。
從廢食物中,生出時裝
糧食中有自然的纖維,然而有些部分難以下嚥,就只能成為垃圾,不過,最近就有初創公司令糧食所產生的廢棄物,轉眼就可穿到身上,比起現代時裝,可能更為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