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百多年發展,香港除了經濟發達,還擁有高效的衛生體系和世界級郊野公園。香港史其中一個轉捩點是 1841 年英軍登陸香港,過去很多討論聚焦港英政府大規模的社會和經濟改造,然而其管治實際上也大大改變了城市地景和自然面貌。香港大學 Robert Peckham 教授就曾在 Modern Asian Studies 發表文章,探討 18 世紀末、19 世紀初香港綠化。
種植
|共31篇|
美國各地大麻合法化,引來的是中國人?
美國現有 24 個州份,加上華盛頓和關島,批准娛樂用大麻合法化。中國人經營的大麻農場隨之湧現,它們有的持商業種植許可,但也有大量無證種植。非法種植大麻並不新鮮,但「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幾個月來自中國而且不斷擴張的大麻種植引起了特別關注,幾個州的執法官員表示,一些大規模非法種植由中國跨國犯罪組織營運。
泰國大麻合法化一年,開始供過於求?
泰國大麻合法化超過 1 年,店舖遍佈曼谷,無論是在大麻藥房買株大麻捲煙、在咖啡店享用「快樂餐」,抑或在夜店嘗嘗果味大麻,總能滿足不同需求。不過,由於競爭激烈、供應過剩,加上新任政府可能推出種植及銷售相關的新規定,難免令有意涉足當地大麻產業的國內外投資者卻步。
【愛在左右】城市科技農夫 在香港種植的可能性
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要推廣種植甚至發展農業,絕不容易,但仍有人願意花時間花心機花錢,將這熱愛的種子散播出去,吸引更多人了解行業生態。
氣候變暖,英國本土蘋果面臨滅絕風險
隨著全球暖化趨勢持續,冬天的氣溫不斷上升,許多在高緯度環境生長的水果受到影響,例如英國本土蘋果,就需要在冬天累積足夠的能量。面對氣候問題,當地蘋果較難長出果實,未來將面臨滅絕危機,甚至被日本或紐西蘭的蘋果取而代之。
彭碧珊:花農有感市場式微 —— 望經歷成書,定格珍貴本地史
「希望大家知道,香港有人種花,我哋嘅鮮花質素靚過許多進口貨。」信哥邊說邊抱起一大束劍蘭在懷裡,笑到見牙唔見眼,自信滿滿地說。
呂嘉俊:從一棵香港菜,檢討過去吃的粗疏
兔年剛開始,一直回想過去一年到底吃過甚麼。要說最難忘的飲食體驗,不是甚麼山珍海錯,反而是幾個月前在北區農田內吃過的一頓飯。這餐飯由幾位農夫製作,9 成是素菜,食材都是來自香港農田,按時節氣候做成創意十足的菜式。
彭碧珊:開拓產銷之路 復耕者聯盟的冬日本地菜單
5 年前,農青 Billy 加入農業組織「復耕者聯盟」,5 年後,年僅 26 歲的他已挑起大樑,在打鼓嶺週田村經營 4 萬呎農場,種出來的過千棵高麗菜,比蘋果還要甜!面對銷售這一關,他並不孤單,在該組織創辦人葉子盛帶領下,Billy 與幾位農青合力開拓本地菜產銷一環,不僅親自落區到超市開檔賣菜,亦推介與時令白蘿蔔一同享用的冬日食譜,務求讓本地菜更易「入屋」。
彭碧珊:以味道連結城鄉 —— 種薑人 Rebecca
薑有驅寒、抗發炎及抗氧化等功效,廣受大眾喜愛。然而,要種出薑辣素夠濃的「老薑」,得花至少 9 個月。相對 3 個月便長成的葉菜,薑一年通常只有一茬收成,計算成本效益,本地農夫多以聊備一格的心態,闢出一小片農田種薑自用。Rebecca 卻是少數種薑銷售的生產者,過去一年,她培育了幾款薑,又研製薑糖及生曬薑片乾,農曆新年將至,她忙於將收成交給小店研發薑汁年糕。
彭碧珊:中日咖啡農的港產咖啡夢 —— 望能世博飄香
置身 2 萬呎的粉嶺咖啡園,中日咖啡農金啟文,將下半生投入栽種港產 Arabica 咖啡豆。見她雙手捧著新一茬的出產,像抱著剛出生的嬰兒般,喜上眉梢。剛過去的周日(18 日),她廣邀友人和農場義工來品嚐咖啡,希望終有一天,能把香港咖啡豆帶到日本,參與 2025 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
聖誕樹被忽略的環保作用
英國每年售出超過 800 萬棵聖誕樹,美國估計有 2,500 萬至 3,000 萬棵。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選擇以活聖誕樹作裝飾的千禧世代比嬰兒潮一代高 82%。其實聖誕樹對環境的利弊,不單關乎它和人造樹在碳足跡上的比較;其種植涉及土地運用,對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的影響更遠超乎想像。
混合麥:是對抗糧食危機的關鍵?
根據聯合國在今年公佈的數字,全球仍然大約有 8.2 億人生活在饑餓之中。與此同時,糧食生產又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大約 25% 到 30%。如何能夠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生產足夠糧食去養活全球人口,一直是各國學者和農業專家苦惱的問題。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介紹一款古代食糧「混合麥」(maslin),如何成為對抗糧食危機的關鍵。
夏海安:大粟的愛
加拿大冬季的日常,籠統說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黑是瀝青路、白是蓋過一切的積雪、灰是混了沙塵的融雪。然而,幾個月前安大略省的夏季,筆者駕車駛過 country road,Window XP 桌面一樣的風景是基本,沿路更可以看到一塊塊茂盛的粟米田。
嚴管基因編輯作物,歐洲正改變立場
數十年來,歐盟都嚴格限制轉基因食品,但今年夏季熱浪與乾旱夾擊,直接影響農業和畜牧業,衝擊歐洲食品生產。乾旱使歐洲很多河流、湖泊水位不斷下降,有些甚至接近乾涸。同時,俄烏戰爭亦動搖農業供應鏈,部分政客開始重新思考歐盟長期以來反對轉基因生物和基因編輯作物的立場。
氣候暖化損收成,葡萄酒商向北極圈覓出路
熱浪、山火及異常乾旱天氣,近年不斷威脅南歐的傳統葡萄園,酒商都面對前所未見的失收。有葡萄酒商於是向北極圈尋找出路,其中瑞典過去未被視為理想的葡萄產地,如今葡萄園卻愈開愈多,搖身一變成為歐洲新興葡萄產地。
更美味的朱古力,從可可豆發酵開始
朱古力由可可豆製成。理想的可可豆產地分佈在赤道以北或以南 20 緯度內,例如西非的象牙海岸、加納,東南亞的印尼、南美洲哥倫比亞等,有如葡萄紅酒或咖啡的原料,不同地區的地形、氣候和土壤,都會形塑出截然不同的風味。但可可豆的傳統發酵方式難以控制質素;科學家及朱古力製造商正嘗試從發酵入手,捕捉其風味,製作更好味的朱古力。
生菜可助太空人預防骨質疏鬆?
太空人長時間在地球以外執行任務,難免面對由環境不同帶來的健康問題。不過,最近有科學家研發出「太空生菜」,有助太空人在漫長旅程中保持骨骼健康,未來甚至可以幫助有骨質疏鬆風險的人。
呂嘉俊:如果通菜街還可以種通菜
一條街一片土地背後藏有很多事情,植根了一套文化意義。要消滅一個地方,抹走歷史,在泥土面鋪上石屎,改一個新名字,那都是表面工夫;最重要是,令他們再吃不到自家土地種出來的蔬菜,人沒有根,到哪裡都像流浪。
「有機棉」並不有機?
不少大型服裝品牌轉用有機棉,聲稱所使用的棉花經過獨立認證,不含化學殺蟲劑、化肥及基因改造種子,以宣揚其可持續發展承諾,為消費者提供更環保的選擇。不過,據「紐約時報」報道,許多所謂有機棉產品,可能並不有機。
錫蘭肉桂現工人斷層
肉桂在西方大致可分為「肉桂」(cassia cinnamon)與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錫蘭肉桂又稱「真肉桂」,價格更昂貴之餘,亦以香氣濃厚誘人、味道帶甜、質地柔軟而緊密的淺棕色棒身優勝。不過,佔全球錫蘭肉桂出產量約 9 成的斯里蘭卡,正缺少有經驗的剝肉桂皮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