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逼到絕路,你究竟會選擇繼續忍氣吞聲,還是反正輸無可輸,不如豁出去,視所有規則如無物?當規則只用來保障既得利益者,並不斷打壓受害者,難怪大部分人選擇後者,解決不到整體問題,至少報到私仇。
社會不公
|共10篇|
如何改革法國退休改革?
法國總統馬克龍硬推削減退休金改革,激發連串示威,在領取退休金年齡限制上稍作讓步後,風波至今未平息。政權譴責公務團體退休待遇優於私人機構,上街示威只為死抱「特權」;法國經濟學家皮凱堤(Thomas Piketty)則反對「大家少兩粒魚蛋」的做法,認為改革並非只有一途。
以下四點,說明「酷刑」與你有多近
酷刑是令人髮指的暴行。世界絕大部分政府口頭上都反對酷刑,並建立相關法律條文。可是,酷刑問題一直未有杜絕,而且不局限威權國家。愛丁堡大學政治及法律人類學教授 Tobias Kelly,過去廿年一直從事有關人權、政治暴力及酷刑的研究。今年,Kelly 便在學術期刊撰文,呼籲大家是時候要反思過往反酷刑工作的不足。
當窮人機不離手,富人卻在遠離屏幕
曾幾何時,iPhone 和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好比精英階層的標誌。但現在大嬸老伯都成「低頭族」,終日發微信追劇集玩遊戲,外型再潮的 IT 產品也開始降格。「紐約時報」科技及網絡文化版記者 Nellie Bowles 更加形容,真人互動反成奢侈品,逃離屏幕才是身份象徵。這是純粹的物極必反,抑或反映了甚麼現象?
對社會不公愈麻木的人,愈不願保護環境?
說雙十一是地球浩劫,立即觸動了許多人的神經。「淘粉」紛紛反駁為何要針對中國普天同慶的購物大日子,為何不去「黑」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又表示反對雙十一購物必然是眼紅中國的強大。說起來,為何我們要提倡綠色消費,保護環境?能讓我的生活變好嗎?社會上總有些人,傾向從保護環境角度思考,有些人則對之漠不關心。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也很好奇,持甚麼價值的人,對於保護環境的意識會較高或較低。
富人不炫富:隱藏的除了錢,還有經濟不平等
紐約新學院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Rachel Sherman 訪問了 50 名紐約富爸媽,研究有錢人的消費。他們屬於全國最富裕的 1% 或 2% 人口,但弔詭的是,這些人非但拒絕炫富,甚至極力掩飾,強調自己只是「普通人」。這些富人很忌諱談及家底有多豐厚,彷彿有錢是種羞恥。有錢人為何刻意隱身?此現象又是否一件好事?
方俊傑:「愚行錄」—— 愚者行世
電影明明在反映日本社會現狀,但香港人卻完全能夠對號入座。問心,你是否也認識很多對陌生人對情人對朋友帶來傷害後,能夠輕易合理化,甚至無視,甚至覺得被傷害者只是想搞大件事,然後會安安樂樂不帶一點內疚便輕鬆過活的香港人?電影或小說當然可以寫到以上人物遭遇殺身之禍,大快人心。現實嘛,多數是手執大權,天也收不到。以此作準則,現實世界的確比杜撰的世界,更加殘酷一千倍。
石 Sir:為何移民
原來我才來了英國兩星期,卻開始習慣那 7 個小時的兩地時差,開始習慣英式食品,開始習慣直接以英鎊衡量物價 —— 但還習慣每早起來看香港新聞。看著香港社會這十數天翻天覆地的新聞,彷如隔世,感慨良多。
冬甩經濟模式:救世良方?
二戰以後,全球經濟整體平穩成長,由 1970 年計至今更激增 3 倍,按照預測,屆乎 2050 年將再升 3 倍。長遠而言,經濟增長前景相當明朗,但無可否認的,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極度嚴峻:貧富懸殊持續惡化、全球暖化急速加劇、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無助解決當代種種問題,那麼世界需要甚麼經濟模式,才能糾正疑難?英國經濟學家 Kate Raworth 就提出「冬甩經濟學」(Doughnut Economics),為經濟、環境與民生擘劃一個平衡方案。
中國致富模式:房地產與金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爆炸式增長,創造巨大財富同時,亦造成嚴重社會不公。據 2015 年統計,中國有 100 萬人擁逾 100 萬美元資產,人數按年增加 16.2%,增速冠絕全球,而且預期未來趨勢將會加劇;與此同時,中國貧富懸殊亦是數一數二,據成都西南大學研究,2010 年堅尼系數高達 0.61,相當於 178o 年代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夕,反映社會創造財富的方式出現問題,那麼中國富豪是如何致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