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 11 月開始,緬甸國有報章上出現一個怪現象,就是每天平均有 6 至 7 個家庭刊登聲明,與家中公開反對軍政府的年輕一輩斷絕關係。由於緬甸軍方從民選政府手上奪權後,宣佈將充公反對者的財產,並逮捕匿藏抗議者的人,更多次突擊搜查民居,令當地人心惶惶,家中長輩不欲受牽連,惟有公開與抗爭人士「割蓆」自保。
示威者
|共12篇|
表面的和平:哈薩克 10 年民怨爆發因由
本月 2 日,哈薩克石油重鎮扎瑙津有數百名居民上街抗議汽車燃油價格高企。示威浪潮迅即席捲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等全國範圍,據報總統府遭縱火、示威者衝入市政大樓、焚燒警車、武裝人員四出巡邏,更發生槍擊甚至爆炸,局勢惡化之快,甚至令俄羅斯在內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派遣維和部隊進入哈薩克,「以實現該國局勢穩定及正常化」。反對燃油價格上漲的地方示威,何以導致國家局勢動盪?或許要從 2011 年說起。
獨裁緬甸:無望的年輕一代
對緬甸年輕人來說,2021 原本應該是充滿希望的一年。當局開始提供疫苗,疫情漸見曙光,原定 11 月的大選也象徵著該國正向前邁進。但自 2 月 1 日軍方發動政變之後,他們的夢想,頓成噩夢。許多年輕人被迫犧牲前途、健全的身體,甚至生命,以抵抗軍方不義之舉,誓要重奪自由。
白羅斯釋放示威者,不是值得慶祝的事?
白羅斯政府承諾釋放所有示威者、內政部長向示威者道歉,從抗爭陣營看來固然值得慶祝。不過,政府一時立場軟化,是否代表抗爭取得實際成果,抑或只是一種「戰略性撤退」,政治迫害還在後頭?被捕示威者的人身自由,真的是獲釋就能得到保障嗎?
唐明:BLM 和烏托邦的殊途同歸
烏托邦的核心問題,在於刻意使「人民」(People)神聖化,而故意忽略人民本身可能只是烏合之眾的事實,譬如這個 CHOP,連自己叫甚麼也拿不定主意,由 CHAZ 變成 CHOP,沒有看出有甚麼意義的提升和完善。
唐明:惡法非法 vs 無法無天
林鄭、建制派的議員、香港警察,也都口口聲聲用「法」來為自己辯解,香港人反抗的也是「法」,所指的都是「人法」,也就是中國政治傳統所謂的「王法」。
印度打壓示威活動,無所不用其極
現在公民要表達不同意見,不管是遊行示威、集會,亦要獲批「不反對通知書」,難過登天。加上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實行並無科學根據的「限聚令」,公民可以表達政治訴求的空間就更少。而去年 12 月,印度通過具爭議的新公民法,引發大規模示威遊行,無獨有偶,當地政府亦用上不同手段,包括以控制疫情為由,企圖遏止民間反對聲音。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1926 年,北洋政府武力鎮壓群眾運動,是為「三一八慘案」。當日,段祺端政府衛隊開槍打死 47人,死者大多是學生,其中魯迅的學生劉和珍亦成為遇害者。魯迅撰悼文「記念劉和珍君」,寫下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一言。無辜者的犧牲,往往引發整體悲痛,如魯迅所言,不是爆發,就是滅亡。
一場起義,英雄無處不在
伊拉克上月開始爆發示威,抗議政府腐敗、效率低及失業率高企,示威者要求政府推動改革。大規模示威意外地令伊拉克階級大融和,男女老少都竭盡全力支持示威遊行,在巴格達的解放廣場各施其職,如分發食物、救治傷者,從前被看不起的人,如今都成了英雄。
加泰隆尼亞海嘯抗爭 —— 香港輸出 Be Water 抗爭模式
加泰隆尼亞自 9 月發起的組織「民主海嘯」,號召大規模和平及公民抗命行動,以捍衛加泰的自由。判決後,示威者迅速在當地廣場及街道聚集,封鎖交通,隨後前往巴塞隆拿的埃爾普拉特機場。驟聽起來,與香港近期的抗爭模式是否有相似之處?不僅如此,有年輕示威者更高呼:We’re going to do a Hong Kong!
水炮車真的能止暴制亂嗎?
8 月,香港的反送中示威,警方首次動用水炮車,意圖驅散示威者。在很多地區,水炮車是警暴的象徵,過往也有不少水炮車造成重傷甚至死亡的案例,例如 2015 年南韓農民白南基在反朴槿惠示威中被擊斃。有人認為用高殺傷力的武器才能鎮壓示威,水炮車也被標示為「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但在人群管理角度,水炮車有沒有效用?
以示威中的犧牲者,成為道路名字
香港有「公民廣場」、「連儂隧道」,曾經有「夏愨村」,全都是社會運動期間,民間對建築物及道路的稱呼,別具抗爭意義。據「衛報」報道,與香港有類似訴求的蘇丹,示威者歷經軍事政變、推翻獨裁政府,及後蘇丹警察與民兵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在廣場血腥鎮壓,大量示威者在運動中喪生,社運人士現尋求用他們的名字重新命名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