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有減肥經驗的人都試過生酮飲食,強忍口腹之欲,減少甚至不吃碳水化合物,以加快變瘦。但近日有研究顯示,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LCHF)的「類生酮」飲食,可能與較高水平的壞膽固醇有關,增加罹患動脈阻塞、心臟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碳水化合物
|共8篇|
天天健身不是好事?
所謂健身又健心,健身舒展筋骨,鍛鍊體態;居家隔離時,啞鈴也變得「渴市」。但多勞未必多得,在健身計劃當中,「休息日」亦相當重要。蘇格蘭鴨巴甸大學運動科學系主任 Derek Ball 日前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許多科學研究表明,休息日確實在健康以及健身成效方面,有重要作用。
為減糖尿病風險,印尼人正在戒米
亞洲人的傳統飲食離不開米飯。以炒飯聞名的印尼,米消耗量更是全球第三大。不過,本地人現時推行「戒米」運動,開始對這主食敬而遠之。貿然改變胃口,到底所為何事?只因這個坐擁 2.6 億人口的國家,多達 2,000 萬人患有糖尿病,令此症成為當地繼中風和心臟病後,最致命的殺手。
沖繩人長壽秘訣:基因、社交,還有碳水化合物?
但若你追求長命百歲,或可參考沖繩人的飲食習慣。因為每 10 萬名沖繩居民裡,足足有 68 位百歲老人。沖繩人瑞們不但享有世上最長壽命,絕大多數更活得非常健康。科學家一直研究沖繩人的基因遺傳和生活方式,如何為他們帶來長壽。
做完運動,喝水不足夠?
閒暇時人們都喜歡做運動打發時間,而運動飲料則是補充能量的絕佳飲料。但人們或許會因運動飲料與運動互相關聯,便覺得是健康的飲料而隨便喝,又或是錯過吸收的時機,到底運動飲料應該怎樣喝?美國營養師 Natalie Rizzo 則分享了一些與運動飲料有關的知識。
碳水化合物也分顏色?哪些才會吃得健康?
粥粉麵飯是不少人喜愛的主食,因為不但能夠填飽肚子,亦可以與不同配料配搭出豐富多變的美味佳餚。這些主食的共通之處是甚麼?它們都是「米色碳水化合物」(beige carbs),但如果你是注重健康的人,這些正是需要多加提防的食物。
5 個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的徵兆
有說飲食中若有過多碳水化合物會易肥,少吃是否就有助於健康?事實相反,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低可能會出現副作用,但攝入量怎樣才叫低?澳洲營養師及營養學家 Susie Burrell 最近就在她的個人網站上,羅列出碳水化合物水平太低會出現的徵兆。
Moyashi:碳水化合物嘉年華
筆者不是揀飲擇食的人,基本上沒有甚麼是吃不下,簡餐便飯吞進去死不了就可以。但日本有一種食物,筆者到今天仍無法理解,也不太願意食 —— 碳水化合物加碳水化合物。這樣說太抽象,舉個典型的例子:炒麵麵包。炒麵麵包事實上是日本國民級食物,因為價錢低廉,在便利商店 100 日元左右已可買到。動畫漫畫裡,經常出現在中學生們午餐桌上,而且還頗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