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的自願性碳抵銷公司 CarbonCrop 在 6 月 28 日正式發售,其 AI 協助的碳信用額 Native CarbonCrop Units(CCU),惟推出市場一日後,即遭該公司暫緩發售。其發放準則的致命問題,是並未採用基線來計算可抵銷額。
碳信用額
|共5篇|
加密貨幣 x 碳信用市場 -「初創玩家」Adam Neumann 下一回合 Flowcarbon
加密貨幣早前亦落戶在碳信用市場。其中一間具話題性的加密貨幣初創 Flowcarbon,早前完成 7,000 萬美元融資,由加密貨幣創投公司 a16z 領投,General Catalyst 和 Samsung Next 參投。Flowcarbon 的創辦人,為個人操守甚具爭議的 WeWork 聯合創辦人 Adam Neumann,使該公司更受注目。
加密貨幣 x 碳信用市場,引進喪屍碳抵銷項目無助減碳?
去年底,名為 Toucan 的組織創立碳信用加密貨幣項目,以加密技術「代幣化」碳信用額,用戶可以把在碳信用認證機構,如 Gold Standard 和 Verra 處獲得的碳信用額換成「非同質碳代幣」,再轉換成同質代幣「基礎碳噸」(BCT);同時在原先的碳信用認證機構取消註冊該批碳信用額,以防止雙重計算。其理念包括讓人發現碳資產的價格、便利碳信用額流通,促進碳信用交易,以對抗氣候變化。
加密貨幣有助碳信用市場發展?還是加密金融把戲?
在講求 ESG 的年代,愈來愈多企業披露自身的碳足跡,除了著手改善自己的業務,企業間亦愈來愈流行以碳抵銷方法來「減碳」。企業通過購買他人所減少或消除的碳排放額,來抵銷自身的碳排放量,稱之為碳抵銷或碳補償。這些抵銷額又稱為「碳信用額」,一般以一公噸二氧化碳為單位,額度來自一些減少碳排放或除碳項目,諸如植樹、可再生能源發電場或碳捕存項目。
【COP26】氣候峰會要成功 必先解決歷史的 「禍」?
今年,香港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9 月,面對全球升溫以及極端天氣頻繁,氣候變化備受關注。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遂成全球話題,各國元首以及商界領袖聚首英國格拉斯哥,為減碳、綠色經濟出謀獻策。然而,這場峰會若要取得成功並不容易,事關各國需要協商歷史遺下的賬 —— 有關全球碳市場機制的「巴黎協定」第 6 條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