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昏腦脹、提不起勁、連動根手指也嫌費力。我們口中「身心俱疲」的狀態,足以影響健康及生活質素。只是你又能否分得清,那是身累還是心累?美國一項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表明,「感覺疲勞」和「肉體疲勞」並不一樣,若可釐清兩者之別,並瞭解小腦處理疲勞的過程,可能有助找出更好治療方式。
疲勞
|共10篇|
為何齋諗都覺累?
我們很易理解體力勞動會讓人疲倦;但出盡「腦力」後覺得累,卻常被認定是錯覺,或是偷懶的藉口。不過,最近有研究就指出,用力思考時,有毒副產品會積聚腦內,從而令人感到精神疲憊。
COVID 後遺症:疲勞、睡眠障礙
香港理工大學上週發表研究指,4 成 COVID-19 患者在康復 12 個月內有疲勞綜合症。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兼副系主任符少娥表示,康復者的疲勞成因未明。在澳洲,有學者正研究長期 COVID 症狀與慢性疲勞綜合症(CFS)的關係;澳洲廣播公司(ABC)就訪問當地醫學專家,嘗試解釋為何不少人會出現疲勞、睡眠障礙等問題。
為何會抗疫疲勞?
較早前,本地武漢肺炎疫情稍為緩和之時,政府宣佈室內聚集人數不設限。但隨著疫情反彈,據報旺角雅蘭中心出現至少 5 人染疫的「慶回歸群組」—— 在今夜不設防的宴會,多達 300 人同歡唱齊慶賀。市民經歷長達半年的抗疫,並一度成績不俗,但為何會逐漸鬆懈、出現「抗疫疲勞」?
想工作有好表現,從散步開始
人類與大自然的生活原本密不可分。但近代都市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使人們足不出戶便能解決生活需求。相對的,人們與大自然的距離漸漸疏遠。近來,有研究發現每日抽出 1 小時在大自然散步的人,生活有明顯改變, 尤其對於長期處在室內的上班族而言。
正念:讓大腦休息的簡單方法
怎樣才是理想的休息?去一個長旅行?做水療按摩?還是睡一整天覺?整日放空?但更多時是用盡所有自以為可以休息的方法,或根本不忙碌,卻仍覺疲憊不堪。洛杉磯南灣精神醫療診所 TransHope Medical 院長久賀谷亮指出,這是因為大腦疲勞及肉體疲勞在本質上有很大差異,即使肉體得到休息,大腦仍是閒不下來,一直消耗身體力量。要對症下藥,他認為正念冥想就是訓練之法。
學習放鬆,創造自己的「舒適區」
成人填色書全球熱賣,精神指導書籍銷量上升,冥想類手機應用程序 Headspace 下載次數超過 1,500 萬…… 這些「治癒系」產品受到追棒,反映我們渴望放鬆,卻無法「自力更生」。上班吵著要放假,但當空閒下來,卻不知該做甚麼,甚至想做甚麼,反而造成焦慮。到底如何才能重新發現放鬆的方式?
選擇錯誤和困難,關鍵在專注力?
厭倦思考時,很容易在工作上做錯決定。在 2017 年個人分析服務平台一項超過 2.25 億小時的工作時間數據分析中,發現普遍用戶每天在工作期間,切換工作超過 300 次。想法切換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專注,而且每一次轉換都會稍微影響我們的意志力。 最終,我們會遇上所謂的「決策疲勞」,做出奇差的決定。為免出現這些問題,就要思考導致決策疲勞的因素,並用方法保護注意力和意志力。
積「累」成疾的日本學童
近年社會漸多談及「睡眠負債」—— 長期睡眠不足,週末多睡半天也補不來,結果「睡眠」愈欠愈多,最終損害身心。惟現時在日本,就連青少年甚至小學生都有此「欠債」問題。神戶市「兒童睡眠及發展醫療中心」一年接獲 4,000 名孩子求診,個案從睡眠紊亂到無法上學也有,嚴重者更需入院治療。大部分人幼時偶爾睡眠不足,及後逐漸惡化,在本人及父母察覺前,便已積「累」成疾。
疲勞的歷史:沒有最累,只有更累
我們身處於一個「過勞時代」(Age of exhaustion)。踏入現代社會,人類的生活急速改變,抑鬱,壓力大等過度疲勞的徵狀傾倒而至。究竟,我們為何而疲累?身處數碼世代,每時每刻都接觸官能刺激的我們,是否最疲倦的一代?